王維《終南山》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這是詩人一首十分著名的寫景名篇,在唐詩中描寫山水景色氣象之大,莫過此篇。
詩的前三聯(lián)直接寫終南山景色。首聯(lián)描寫山之高大: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太乙,又稱太一、太白,終南山的主峰,在眉縣南,佛坪北。這里代指終南山。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南陜縣,橫亙八百余里。詩人站在山上,抬頭看,說它“近天都”,言其高;遠望山的盡頭“連海隅”,言其遠。看似夸張,實是詩人親眼所見所感。頷聯(lián)寫近景,寫詩人的感同身受。“回望”與“入看”交互為用,詩人置身白云繚繞的山中,回頭望,分向兩旁的白云合攏來,匯成茫茫云海;繼續(xù)前行,霧靄又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即。十個字極寫山峰高峻,煙云變幻,移步換形,極富含蘊。如清張謙宜所云: “看山得三昧,盡此十字中。” (《絸齋詩談》)頸聯(lián)寫詩人立足“中峰”,縱目四望,山勢之狀盡收眼底。由于山間之陽光的強弱有無的變化,顯現(xiàn)出千巖萬壑的千姿萬態(tài),可謂尺幅具萬里之勢。“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前二句承“近天都”寫山之高,后二句承“接海隅”寫山之大,極盡山勢變幻之妙,“四十字中,無所不包” (沈德潛語),凡登山之人,此乃人人所見之景,卻道不出,而由王維筆端畫出。末聯(lián)寫見山遠而人寡,詩人運用筆斷而意連的國畫技法,點綴出一個振衣千仞的人物與一個淳樸的樵子的對話,進行點染,使整篇境界全出。從而使前三聯(lián)所描繪的自然景色,升華為人與大自然相融合的妙境。正如沈德潛所云: “今玩其語言”,“非尋常寫景可比”,“手筆不在杜陵下” (《唐詩別裁集》)。
上一篇:王維《終南別業(yè)》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祖詠《終南望余雪》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