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逖《五言詩·宿云門寺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孫 逖
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
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畫壁余鴻雁,紗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夢與白云游。
【原詩今譯】
我從峰巔的云門寺閣遠望東山的煙景,
那百里煙花好像世外的仙山一樣清幽。
懸燈的傍晚群山仿佛披上了云衣霞彩,
風兒揚起幔帳能看見五湖的山碧水綠。
畫壁脫落了,只剩下仿佛鳴叫的群雁,
斗牛二星辰又好似寄宿在剎寺的窗前。
晝登云門山,云路是那么的咫尺相近,
夜宿云門閣,夢里踏云朵,遨游高天。
【鑒賞提示】
云門寺在今浙江紹興云門山上,作者因故留宿于寺內僧閣之中,遂感而賦詩。
詩的前兩句寫寺院的位置和幽靜的環境。其中,上句“香閣東山下”的“山”即指云門山,說明寺閣在云門山的下邊。下句“煙花象外幽”,“象”即景象,凡形于外者皆曰象;“象外”在這里指塵世之外,是將這里與外界相對而言。這句的意思是說明眼前但見山花爛漫,遠望如煙,令人感覺好像置身于世外一般,頓忘一切俗慮雜念,使心靈得到凈化了。這兩句先交代出寺閣所處的背景,在敘述中有所描寫和渲染。
中間四句寫閣房內外之景物,仍是從住宿之人即作者自己的眼中寫出。因為是在晚上,室內升起燈火后再望四周的群山時,所見自然是更加黑暗了,所以說“懸燈千嶂夕”。(這一句亦可解為“懸燈于千嶂之夕”,即: 當四周群山隱入夜晚的昏暗之中時,閣內燃起了燈火。二說皆可,不過前一種解釋似乎更生動一些。)“卷”,“五湖秋”一句的“五湖”歷來說法很多,這里當泛指太湖等五個湖泊所在的吳、越一帶地方,全句意思是說(因為門窗未關)夜風吹來時令人感到一絲寒意,仿佛這里已到了秋天似的。后邊二句是說回顧室內,墻上的壁畫因年深月久大多剝落,只有飛翔的大雁尚依稀可見,故云“畫壁余鴻雁”。從室內再眺望夜空,(因為地處高山之上) 天上的星斗也好像是停留在窗紗上一般清楚而接近了,故又云“紗窗宿斗牛”。總之,這四句是將室內與室外、天空與地上聯系起來交錯寫出,因為皆來自所見所感,故能成一立體式圖畫,而無散亂之弊。
末二句,“更疑天路近,夢與白云游”是在前邊描寫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著重寫出作者夜宿此間時的感受。以寫法論,前為實寫,此為虛寫,虛實映襯,自然成趣。以意境而言,是在前邊描寫上的一個深化:處此高曠靜謐之地,真令人有飄然欲仙之感了。佛門教義與神仙之說密切相關,如此結尾合情合理,自然切題,同時也給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文學作品是寫人的。即使寫景詩,不論直接或者間接地都離不開人的思想和精神活動,只不過其表現有明暗隱顯之不同而已,我們于此詩中即可見之。
上一篇:楊炯《五言詩·夜送趙縱》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綦毋潛《五言詩·宿龍興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