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美人虞·和項王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①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②
【注釋】 ①略:同“掠”,攻占。②聊:賴。
【譯文】 漢軍攻占了大楚的土地,四面響起了楚人的歌聲!大王的英雄豪氣已拼殺竭盡,我啊一個薄命女子,賴何而生!
【集評】 清·施閏章:“想項王一粗豪人,‘拔山’一歌,重念‘虞兮’,煞甚凄婉,有放不下處。姬毅然先死,以報恩寵,豈徒一美婦人耶?”(《蠖齋詩話》)
【總案】 霸王別姬,是在中國流傳最為廣泛的故事之一,其中虞姬以死激勵項羽戰勝絕望的一片熾熱情感,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但是,虞姬的自刎,記載項羽事跡的《史記》、《漢書》均不曾言及,猜想或許正是從這首《和項王歌》而推衍、生發出來的吧?這一方面表現出人們對項羽的英雄末路的同情,另一方面則是這首悲涼慷慨的歌詩為人們提供了馳騁想象的余地。歌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虞姬以死相報的決心。“何聊生”,一作“何樂生”,雖只一字之差,意味卻大不一樣。“樂生”強調的是對生活的興味、樂趣。“大王意氣盡,賤妾何樂生”,表達的只是虞姬對生活的絕望和對愛情的忠貞,所謂不愿獨生。這樣,她與項羽之間的情感唯男女之愛而已。而“聊生”指的是賴以生活的勇氣和支持,與“意氣”相對,突出了虞姬的情感首先是對一位叱咤風云不可一世的英雄的愛慕。項王失卻了英雄豪氣,便不復為項王,遂使虞姬失去愛的依憑。唯其如此,虞姬寧死勿生,既是以生命去殉她對英雄的愛,也是要用生命去重新喚起英雄的“意氣”。明人吳鼎芳有《虞美人》詠此事,末曰:“妾心不作青山云,妾身甘作青山土。君王若肯報妾身,重向江東振師旅”,可以為“何聊生”作一注。
上一篇:漢詩《漢樂府民歌·古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