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漢樂府民歌·古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秋風蕭蕭愁殺人。①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
令我白頭。胡地多飚風,樹木何修修。②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③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④
【注釋】 ①蕭蕭:風聲。殺:同“煞”。②飚風:暴風。修修:鳥尾干枯不潤澤貌,借喻胡地樹林干枯凋敝之狀。③日趨緩:一天比一天寬松。意謂腰身越來越消瘦。④思:悲。
【譯文】 秋風呼呼地吹,真是愁死人。出門也愁,進門也愁,在座的幾位,有哪一位不心憂?愁得我白了頭。胡地常刮暴風,樹木何其干枯。離家越來越遙遠,衣帶越來越松緩。心中悲痛無處訴,腸中像有車輪轉。
【集評】 明·鐘惺:“此歌態生于情,情生于調,微吟自知之,其故難言。”(《古詩歸》卷五)
清·沈德潛:“蒼莽而來,飄風急雨,不可遏抑。‘離家’二句,同《行行重行行》篇,然‘已’字渾,‘趨’字新,此古詩樂府之別。”(《古詩源》卷三》)
清·陳祚明:“起語瀏栗悲涼,莽莽而來,此情至不能遏也。”(《采菽堂古詩選》卷二)
清·張玉谷:“此作客胡地思歸之詩。前六,就秋風引入愁思,亦是逆起,而用筆有驚飚驟至之勢。首句是綱,出愁入愁,頂愁申說,再用‘座中’二句,推開作陪,然后折出‘令我白頭’來,一氣直下,句句頓挫,妙絕。后六,點明胡地久淹,愁心莫訴,飚風樹木,明應起處,帶緩而腸終轉,是所以白頭之故也。‘離家’二語,與古詩《行行重行行》篇,止改一字;而結二語,則直與前《悲歌》同。古人以意運詞,不妨沿襲,往往如此。”(《古詩賞析》卷六)
【總案】 這首詩《樂府詩集》、《古樂府》均未收,沈德潛《古詩源》收入《漢樂府歌辭》,張玉谷《古詩賞析》收入《漢雜曲歌辭》,丁福保《全漢詩》收入《雜歌謠辭》。其末二句與《悲歌》悉同,可足證其出于樂府。詩寫客居胡地的思鄉之苦,主意也與《悲歌》相同,但重在觸景生情,情景交融,表現手法與《悲歌》略有差別。詩以“愁”字作骨,只覺眼之所見,耳之所聞,心之所感,莫不一個“愁”字,把“愁”這樣一種抽象的思緒表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上一篇:詩經《國風·周南·關雎》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漢詩《美人虞·和項王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