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雅小雅魚藻之什·綿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綿蠻黃鳥,止于丘阿。①道之云遠,我勞如何。②
“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后車,謂之載之。”③
綿蠻黃鳥,止于丘隅。④豈敢憚行,畏不能趨。⑤
“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后車,謂之載之。”
綿蠻黃鳥,止于丘側。豈敢憚行,畏不能極。⑥
“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后車,謂之載之。”
【注釋】 ①綿蠻:鳥鳴聲。黃鳥:黃雀。丘阿:山坡的彎曲處。②云:句中助詞。③后車:后面的車。謂:讓。④隅:角。⑤憚:怕。趨:快走。⑥極:至,到達。
【譯文】 黃鳥喳喳叫,落在山高坡。道路太遙遠,勞累無奈何。“水飯周濟他,教誨開導他,告訴后面的車,讓它裝載他。” 黃鳥叫喳喳,落在山腳下。哪敢怕走路,只怕來不及。“水飯周濟他,教誨開導他,告訴后面的車,讓它裝載他。” 黃鳥叫喳喳,落在山坡邊。哪敢怕路遠,只怕不到達。“水飯周濟他,教誨開導他,告訴后面的車,讓它裝載他。”
【集評】 宋·朱熹:“此微賤勞苦而有所托者,為鳥言以自比也。”(《詩集傳》卷十五)
清·朱運震:“通首作鳥語,奇。……后四句反復三言,真意倍見。聲引而彌長,情蹙而如咽,悲調遠態,苦心幻想,寫得凄婉纏綿。此士人悲嘆不遇之詞,感慨寥落,千古負才不羈,不心另作骯臟語。”(《詩志》卷五)
清·陳澧:“‘豈敢憚行,畏不能趨’二句,其辭甚悲,其情甚急,三復之余,惻然欲泣。”(《讀詩日錄》卷八)
清·王照圓:“哀流民也,蜚鴻滿野,稚子弱女,號泣于道,隨而行。君子遭之,閔而作焉。”(《詩問》卷四)
清·姚際恒:“此疑王命大夫求賢,大夫為詠此詩。”(《詩經通論》卷十二)
【總案】 此詩主題,眾說紛紜。有人以為行役勞苦之人有所托而作,有人以為哀流民失所,有人以為大夫為王求賢,不一而足。從全篇結構章法分析,是行役在外之人勞苦不堪,見路旁黃鳥有感而作此詩。前兩句自言勞苦之狀,后一句是作者幻想之詞,借用黃鳥說出,表達了作者美好的希望。全篇構思奇特,想象豐富,一唱三嘆,令人回味無窮。
上一篇:詩經《雅·大雅·文王之什·綿》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邶風·綠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