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雅大雅生民之什·民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①惠此中國,以綏四方。②
無縱詭隨,以謹無良。③式遏寇虐,憯不畏明。④
柔遠能邇,以定我王。⑤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荽酥袊詾槊皴?。⑥
無縱詭隨,以謹惛怓。⑦式遏寇虐,無俾民憂。
無棄爾勞,以為王休。⑧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四國。⑨
無縱詭隨,以謹罔極。⑩式遏寇虐,無俾作慝。(11)
敬慎威儀,以近有德。(12)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13)惠此中國,俾民憂泄。(14)
無縱詭隨,以謹丑厲。(15)式遏寇虐,無俾正敗。(16)
戎雖小子,而式弘大。(17)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荽酥袊?,國無有殘。(18)
無縱詭隨,以謹繾綣。(19)式遏寇虐,無俾正反。(20)
王欲玉女,是用大諫。(21)
【注釋】 ①亦、止:都是語助詞。勞:憂苦。汔(qi 氣):通“乞”,求??担喊簿?。②惠:愛。中國:指西周王朝直接統治的區域,即所謂“王畿”。因四方都有諸侯,故稱中國,義為中央之國。綏:安。四方:指各諸侯國。③縱:放縱。詭隨:狡詐欺騙之奸人。謹:慎、小心提防。④式:發語詞。遏:制止??芘埃褐竷礆埼:θ嗣裰恕?can慘):曾、乃。明:法。⑤柔:安撫。能:親善。⑥逑:聚合。民逑:人民歡聚安居樂業。⑦惛怓 (nao 撓):喧擾吵鬧。⑧勞:功勞。休:美。⑨京師:都城。⑩罔極:行為不端,沒有準則。(11)慝(te特):邪惡。(12)敬慎:嚴肅謹慎。威儀:容貌舉止禮節。(13)愒(qi氣):休息。(14)泄:發泄、消除。(15)丑厲:陰險惡毒之人。(16)正:通“政”。(17)戎:你。小子:年輕人。式:作用。弘:大。(18)殘:害。(19)繾綣:固結不解,此指結黨營私。(20)正反:政事顛覆。(21)玉:指金玉財寶。女:指女色。是用:因此。大諫:深切規勸。
【譯文】 人民實在太勞苦,要求稍稍得茍安。只有愛護此國家,才能安撫靖四方。狡詐欺騙莫輕信,不良之輩要提防。制止兇殘暴虐者,勿使違法無紀綱。遠者近者同施愛,定于一尊擁我王。人民實在太勞苦,要求稍稍得休息。只有愛護此國家,人民安居樂無比。狡詐欺騙莫輕信,爭權奪利要禁止,制止兇殘暴虐者,莫使人民憂心里。你的前功勿輕棄,王德美好來不易。人民實在太勞苦,要求稍稍喘口氣。只有愛護此國家,才能安撫眾諸侯。狡詐欺騙莫輕信,無法無天要警惕。制止兇殘暴虐者,不許逞兇犯惡跡。謹慎恭肅立身正,敬賢修德嚴律己。人民實在太勞苦,要求稍稍歇歇力。只有愛護此國家,民有憂憤可消彌。狡詐欺騙莫輕信,惡毒之人難藏匿。制止兇殘暴虐者,政事方可免危機。雖然你是年輕人,責任重大不容辭。人民實在太勞苦,要求稍稍得安逸。只有愛護此國家,方可太平國無弊。狡詐欺騙莫輕信,結黨營私要懲治。制止兇殘暴虐者,政權穩固不傾覆。我王貪財愛美女,因此深切規勸你。
【集評】 《毛詩序》:“《民勞》,召穆公刺厲王也?!?《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卷十七)
唐·孔穎達:“經五章:上四句言民勞之須安,次四句言寇虐之當止,下二句言王當行善政以安民。皆是刺王之事?!?《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卷十七)
宋·朱熹:“《序》說以此為召穆公刺厲王之詩。以今考之,乃同列相戒之辭耳,未必專為刺王而發。然其憂時感事之意,亦可見矣?!?《詩集傳》卷六)
宋·嚴粲:“無良、惛怓、罔極、丑厲、繾綣,皆極小人之情狀,而總之以詭隨。蓋小人之媚君子,其始皆以詭隨入之,其終無所不至,孔子所謂佞人始也。”(《詩緝》)
明·鐘惺:“遏寇虐,皆以‘無縱詭隨’冠之,未有不媚王而能虐民者。此等機局,宜參透之?!?《評點詩經》)
清·錢澄之:“按厲王之世,使衛巫監謗,道路以目。穆公故亂其辭。言在同列,實刺王也?!?《田間詩學》)
清·姚際恒:“開口說民勞,便已凄楚。汔可小康,亦安于時運而不敢過望之辭。曰可者,又見唯此時為可,他日恐將不及也。亦危之之詞?!?《詩經通論》)
清·方玉潤:“尤反復提唱,則其主意專注防奸也可知。蓋奸不去,則君德不成,民亦何能安乎?故全詩當以中四句為主?!?《詩經原始》)
【總案】 《民勞》是一首諫詩,前人多謂召穆公諫周厲王,大致可信。周厲王親小人遠賢臣,橫征暴斂,堵塞言路,弄得國勢飄搖,民不堪命,天怨人怒。這首詩的主旨就是為民請命。詩人痛心疾首地反復呼喊:人民太痛苦了!要解人民于倒懸,辦法只有兩條:一是與民生息,二是護法防奸。這兩條可以說是一切政權穩固的基礎,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歷史上的所有國君帝王恐怕沒有在道理上不明了的,但究竟有幾人付諸治國安邦的實際行動?詩人之所以義憤填膺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吁要給人民以“小康”“小休”“小息”“小愒”“小安”,要“無縱詭隨”“式遏寇虐”,就是要在這種復沓回環之中發出嚴重警告,引起高度重視??山Y果如何呢?厲王不是照樣充耳不聞、我行我素,結果君逼民反、倉皇逃命,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嗎?可見奴隸主貴族統治乃至后來的地主階級統治,其政權性質決定了是與人民“天生”對立的,因此從本質上來說也是無可救藥的。此詩格調沉郁悲壯,情辭懇切,愛與恨相交織,忠肝義膽與疾惡如仇相輝映,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古代諷諫詩篇。大輅椎輪,無疑是后世同類作品的風范之作。
上一篇:楚辭《屈原·九章·橘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衛風·氓》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