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天佑·王妙妙死哭秦少游
鮑天佑
[沉醉東風]你虛飄飄拔著短籌,冷清清算在雷州。感承你實丕丕廝愛憐,樂陶陶常相守,誰承望苦懨懨拆散鸞儔。眼睜睜一日無常萬事休,則落的痛殺殺澆茶奠酒。
【鑒賞】 鮑天佑的《王妙妙死哭秦少游》 一劇僅存殘曲二套,[沉醉東風]為殘曲中的一支。全劇的詳細內容已難盡知,大致是說: 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字少游) 遭受貶謫路過長沙,遇妓女王妙妙。此前,王與秦素不相識,但一直傾慕秦的才學,曾廣為搜集、抄錄秦所作樂府詞,珍之藏之,習之歌之。秦聞如此,便對她說: 你只是喜歡他的詞,如果你得見他的容貌,恐怕就不一定會喜歡其人了。妙妙長嘆作答: 如果得遇秦學士,作他的婢妾也死而無恨。秦乃自通姓名,并贈之以新詞。相聚數日,秦南行,因貶謫又不能攜妓同往,臨別,妓立誓待秦北歸。此后,妓獨與老母相守,并閉門謝客。一日晝寢夢少游來別,大驚,以為兇兆,急遣仆前往探視,秦果死于歸途中。妓奔喪數百里,在途中迎到秦的棺柩,繞棺三周,痛哭而卒。[沉醉東風] 一曲,即王妙妙聞說秦觀死于歸途雷州后所唱。
故事的真實性不得而知,讀者也不必深作考究。關鍵還在理解故事中王妙妙這一妓女形象的意義。
有人認為,王妙妙作為一個妓女,以身許秦后,秦觀去世竟能踐約赴死,“雖處賤而節義若此”,是 “貞節” 的典型。有的把她歸為“情愛” 一類,以身許秦是愛秦之才,以身殉秦是殉秦之情,是 “情至” 的典型。“情愛”、“情至” 的評價,似乎更切合劇中王妙妙的形象。
人們常說,“癡心女子負心漢”。《詩經·衛風·氓》 中就詠嘆過: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是說男子沉迷于愛情之中猶可擺脫,女子一旦陷入愛情之中就不可自拔。所謂 “癡”、“不可說”,實際上就是指“情至”。
封建社會的男女婚戀暫不去管它。在現代社會里,道德依然是維系婚姻家庭的一種力量,但比較起來,“情愛” 似乎更為重要。現代婚姻家庭,還是多一些“情愛” 為好,這樣說,并不是鼓勵人們去殉什么情,也不是只要求女子“情至”,男子也應做“癡情” 之人,而不應“二三其德” 才是公平合理的。
上一篇:喬吉·玉簫女兩世姻緣·第二折|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鄭廷玉·看錢奴買冤家債主·第二折|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