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豳風·九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九罭之魚,鱒魴①。我覯之子,袞衣繡裳②。
鴻飛遵渚,公歸無所,于女信處③。
鴻飛遵陸,公歸不復,于女信宿④。
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
【注釋】 ①九罭(yu域):捕小魚細蝦的密眼網。鱒魴(zunfang諄房):兩種較大的魚。②袞衣:繡龍的上衣。繡裳:施彩繪的下衣,即裳、裙之類。之子:這個人。在《詩經》中多為男女用以稱其對方。③遵渚:遵,沿著;渚,洲渚,水中的小島。信:兩宿。④陸:高地。
【譯文】 捕小魚小蝦的密網,竟然奇跡般地網住了大魚鱒和魴。我要會見的這個人,他也不尋常,竟然穿著龍衣繡裳。大雁可以沿著水中的小島飛,您卻有家不能回。唉,您再住兩晚吧! 大雁可以沿著岸邊的高地飛,您離去以后不再回。唉,您再住兩宿吧! 眼前突現穿龍衣的人。莫讓我的人兒離開呦,別使我的心兒傷悲呦。
【集評】 《毛詩序》:“《九罭》,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卷八)
明·孫鑛:“此詩寓意深妙,實是冀朝廷迎周公,而不明說出。若喜若歡,姿態煞是橫溢,然大體卻自渾融?!?《孫月峰先生批評經》)
清·沈守正:“此詩作于(周公)將歸之時。首章敘得見之喜,下三章切愿留之情。”(《詩經傳說匯纂》)
清·姚際恒:“忽入急調,攀留情狀如見。”(《詩經通論》卷八)
近·聞一多:“魚本是象征廋詞,在情歌中用以稱其對方?!?《風類詩鈔》)
【總案】 這是一首挽留惜別的詩。有人認為東都人送周公西歸而表示留戀的詩,也有人以為是寫魯昭公失國之詩。近人多定為貴族宴飲留賓之作。但細玩詩意,語多狎昵,正宜為愛情的表達。全詩以表情見長。女主人公的大膽直率、對愛情的追求及強烈的占有欲望,表現得淋漓盡致。首章寫與“之子”意外的邂逅,喜出望外而又情不自禁。二、三章寫執意挽留的急切之情。情深意濃,繾綣悱惻?!肮珰w無所”,這是情意纏綿的絮語;“公歸不復”,這是體貼入微的叮嚀。再三慰留,雅意殷勤。末章轉為呼吁,情懷激蕩,放筆而為六字句。這一切當然都是為了增強語言的份量、情感的份量,以便引起對方的重視。只有愛得深沉、愛得熱烈,才能如此坦率、奔放、毫無顧忌。詩中“袞衣繡裳”是點明意中人奕奕風采,也道破了其令人愛慕并為之傾倒的原因所在。漢儒說詩,僅據“袞衣”一詞,輒定挽留對象非王公貴族莫屬,實乃忽略了詩歌的藝術特性。
上一篇:漢詩《李尤·九曲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楚辭《宋玉·九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