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孚
一擊車中膽氣豪,祖龍社稷已驚搖。
如何十二金人外,猶有民間鐵未銷。
博浪沙,古地名,一作“博狼沙”,在今河南原陽縣,縣東南有博浪沙城,相傳即張良遣力士椎擊秦始皇處。博浪椎秦,發(fā)生在公元前218年,是歷史上有名的一件大事,史籍多有記載。《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悉以家財(cái)求客刺秦王”,“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陳孚此詩,就是針對(duì)博浪沙發(fā)生的這一歷史事件,發(fā)表自己的評(píng)說的。
詩的首句,落筆即盛贊博浪椎秦這一壯舉。試想,力士椎秦之時(shí),秦已統(tǒng)一中國六年,始皇“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棰拊以鞭笞天下”(賈誼《過秦論》),是何等的威勢(shì)赫赫。而那力士竟敢在始皇率眾東游時(shí)襲擊之,需要何等的膽量?那高舉鐵椎以命相搏的驚人之舉,又是何等的豪壯?這志在椎殺“車中”始皇的“一擊”,確實(shí)是夠“膽氣豪”的了。
次句,是以歷史的眼光,高度評(píng)價(jià)其歷史意義。“社稷”,本是古代帝王、諸侯所祭之土神、谷神,后即作為國家、江山的代稱。“祖龍”,指秦始皇。《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載一傳說言,有一神人對(duì)秦使者說:“今年祖龍死”。裴骃集解引蘇林曰:“祖,始也;龍,人君象;謂始皇也。”詩中不稱“始皇”,而稱“祖龍”,不僅用典含蓄以增文采,更含有對(duì)個(gè)暴君的辛辣諷刺。始皇稱帝時(shí),曾制誥天下:“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jì)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何曾想,博浪沙這重重的一擊,便打破了他的美夢(mèng)。那百二十斤的大鐵椎,雖未擊中秦始皇,卻也顯示出蘊(yùn)藏于民間的偉力,嚇得始皇膽戰(zhàn)心驚,預(yù)示出其江山搖搖欲墜。
三、四句,則以揶揄調(diào)侃的口吻,譏諷了始皇欲以暴政治天下的可笑。據(jù)《秦始皇本紀(jì)》載,始皇為防止天下人反叛,“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宮中。”正義引《三輔舊事》云:“聚天下兵器,鑄銅人十二,各重二十四萬斤。”他以為這樣便可安居皇位并傳之萬世了,何曾想,十二銅人之外,尚有鐵器留于民間呢?這真是奈何不得的事情。自古民心不可欺,那“民間”二字,正暗示了蘊(yùn)于民間之偉力。始皇“仁義不施”,“以暴虐為天下始”(《過秦論》),便注定了必遭滅亡的命運(yùn)。人民即使手無寸鐵,也會(huì)“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奮起滅秦的。
全詩以簡潔概括的語言,歌詠了博浪椎秦的壯舉,嘲諷了秦始皇暴虐治天下的可笑。足可為歷代統(tǒng)治者戒。
上一篇:謝翱《過杭州故宮二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惟則《湖村庵即事》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