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①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注釋】 ①芙蓉:蓮花。澤:低濕之地。遺(wei):贈送。
【譯文】 渡過深深的江水,將美麗的蓮花采到。可這些花兒又能送給誰呢?我所思念的人兒,在那綿綿的遠道。回首眺望我的故鄉(xiāng),路漫漫呵,長空浩渺!唉!兩個相愛同心的人兒卻分居,只能伴著綿長無盡的相思,一直到老。
(王 洪譯)
【集評】 明·鐘惺:“(“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二語似只是‘思君令人老’五字意,然單存‘思君令人老’而去此二語不得,此古詩之妙,難言,難言! ”(《古詩歸》卷六)
明·陸時雍:“落落語致,綿綿情緒。‘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悵望何所言,臨風(fēng)送懷抱’;‘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一語罄衷,最為簡會。”(《古詩鏡》卷二)
清·金圣嘆:“同心,雙結(jié)思與望;離居,雙結(jié)遠與長。一解中,忽用半解收拾前文,用筆極整齊,又極錯落,非漢魏以下人所能也。”(《唱經(jīng)堂古詩解》)
清·吳琪:“‘思君令人老’,老字頓其難堪在前;‘憂傷以終老’,老字漸其難耐在后。”(《六朝選詩定論》
清·張玉谷;“此懷人之詩。前四先就采花欲遺,點出已之所思在遠;‘還顧’二句,則從對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鄉(xiāng)而嘆長途;后二,同心離居,彼已雙頂,憂傷終老,透筆作收。短章中勢卻開展。”(《古詩賞析》卷四)
近·朱自清:“由相思而采芳草,由采芳草而望舊鄉(xiāng),由望舊鄉(xiāng)而回到相思,兜了一個圈子,真是無可奈何到了極處。所以有‘憂傷以終老’這樣激切的口氣。”(《古詩十九首釋》)
【總案】 美麗的蓮花,芬芳的蘭草,是大自然的珍寶;真摯的愛戀,兩心如一的忠貞,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操。然而人生常有遺憾,最大者,大約又莫過于尋到了卻不能擁有的遺憾。人云“不貴相逢貴相知”,不過是說,若不相知,何必相逢?以尤見相知的難得。因此,若兩人相知相愛卻不得相逢,豈不是人生最大的憾恨與痛楚?雖說是“兩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卻畢竟是無可奈何之中的且作強慰罷了。試問,凡是尋到了這份珍貴的久長之情者,誰個不想朝暮相對、生死相守呢?這就分外掂出詩人“同心而離居”一語的沉重。
(蔣方)
上一篇:楚辭《屈原·九章·涉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渭陽》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