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青山霽后云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1。
【校記】
1.東,《全唐詩》一作“西”。
【箋釋】
[柏林寺] 《陜西通志》卷二九“淳化縣”:“柏林寺,在縣北五里,唐人郎士元有詩?!?/p>
[溪上] 王維詩《寒食城東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p>
[深松] 岑參《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呈謙道人》:“回廊映密竹,秋殿隱深松。燈影落前溪,夜宿水聲中?!?/p>
[青山] 謝朓《游東田》:“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彼斡瘛陡咛瀑x》:“湫兮如風,凄兮如雨,風止雨霽,云無處所?!?/p>
君胄諸詩意境閑逸,大歷高品,盧、韓、司空輩為稍遜之。
【評論】
《中興間氣集·郎士元》:員外,河岳英奇,人倫秀異。自家形國,遂擁大名。右丞以往,與錢更長。自丞相已下,更出作牧。二公無詩祖餞,時論鄙之。兩君體調,大抵欲同。就中郎公稍更閑雅,近于康樂。如“荒城北流水,遠雁入寒云”;“去鳥不知倦,遠帆生暮愁”;又“蕭條夜靜邊風吹,獨倚營門向秋月”,可以齊衡古人,掩映時輩。又“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古謂謝朓工于發端,比之于今,有慚沮矣。
常袞《授郎士元等拾遺制》:有君子之行,有詩人之風。
《藝圃擷余》:詩稱發端之妙者,謝宣城而后,王右丞一人而已。郎士元詩起句云“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合掌可笑。高仲武乃云:“昔人謂謝朓工于發端,比之于今,有慚沮矣。”若謂出于譏戲,何得入選?果謂發端工乎,謝宣城地下當為拊掌大笑。
徐獻忠《唐詩品》:員外詩天然秀穎,復諧音節,大率以興致為先,而濟以流美,雖篇章錯雜,酬應層出,而語多閑雅,不落俗韻,其取重時流,不徒然爾。惜無大作以齊曩代高手,將非尺寸短長之恨耶!
《詩源辯體》卷二一:五言律,士元如“能將流水引,更入洞庭波”、“連雁沙邊至,孤城江上秋”、“水容清過客,楓葉落行舟”、“高松殘子落,深井凍痕生”……七言律,士元如“亭皋寂寞傷孤客,云雪蕭條滿眾山”、“尺素欲傳三署客,雪山愁送五溪僧”、“蒼苔古道行應遍,落木寒泉聽不窮”……皆體盡流暢,語半清空者也。
《唐音癸簽·評匯三》:士元諸詩,殊洗練有味,雖自濃景,別有淡意。
《載酒園詩話又編·郎士元》:郎君胄詩,不能高岸,而有談言微中之妙。劉須溪謂春“濃景中別有淡意”,余則謂其淡語中饒有腴味。如“亂流江渡淺,遠色海山微”,“河來當塞曲,山遠與沙平”,“荒城背流水,遠雁入寒云”,“罷磬風枝動,懸燈雪屋明”,雖蕭寂而不入寒苦。至若“月到上方諸品凈,心持半偈萬緣空”,讀之真躁心欲消,妄心欲熄矣。
《秋窗隨筆》:高仲武論郎士元詩云:可齊衡古人,掩映時輩。如“荒城北流水,遠雁入寒云”,又“去鳥不知倦,遠帆生暮愁”,又“蕭條夜靜邊風吹,獨倚營門向秋月”,又“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古人謂謝朓工于發端,比之于今,有慚沮矣。然“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君胄豈能到?
上一篇:《送粲上人兼寄梁鎮員外》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