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功德碑·《平淮西碑》(唐·韓愈)
天以唐克肖其德,圣子神孫,繼繼承承,于千萬年,敬戒不怠,全付所覆,四海九州島,罔有內外,悉主悉臣。高祖太宗,既除既治。高宗中睿,休養生息。至于玄宗,受報收功,極熾而豐。物眾地大,孽芽其間。肅宗代宗,德祖順考,以勤以容。大慝適去,稂莠不薅,相臣將臣,文恬武嬉,習熟見聞,以為當然。睿圣文武皇帝既受群臣朝,乃考圖數貢曰:“嗚呼!天既全付予有家,今傳次在予。予不能事事,其何以見于郊廟?”群臣震懾,奔走率職。明年平夏,又明年平蜀,又明年平江東,又明年平澤潞,遂定易定,致魏、博、貝、衛、澶、相,無不從志?;实墼唬骸安豢删课洌杵渖傧ⅰ!本拍?,蔡將死,蔡人立其子元濟以請。不許,遂燒舞陽,犯葉、襄城,以動東都,放兵四劫?;实蹥v問于朝,一二臣外皆曰:“蔡帥之不庭授,于今五十年,傳三姓四將,其樹本堅,兵利卒頑,不與他等。因撫而有,順且無事?!贝蠊僖軟Q唱聲,萬口和附,并為一談,牢不可破?;实墼唬骸拔┨煳┳孀谒愿度斡枵撸湓诖恕S韬胃也涣?況一二臣同,不為無助?!蹦浚骸肮忸?汝為陳許帥,維是河東、魏博、合陽三軍之在行者,汝皆將之?!痹唬骸爸刎?汝故有河陽、懷,今益以汝。維是朔方、義成、陜、益、鳳翔、鄜延、寧慶七軍之在行者,汝皆將之?!痹唬骸昂?汝以卒萬二千,屬而子公武往討之?!痹唬骸拔耐?汝守壽,維是宣武、淮南、宣歙、浙西四軍之行于壽者,汝皆將之?!痹唬骸暗拦?妝其觀察鄂岳。”曰:“愬!汝帥唐、鄧、隨,各以其兵進戰?!痹唬骸岸?汝長御史,其往視師?!痹唬骸皬V度!惟汝予同,汝遂相矛,以賞罰用命不用命! ”曰:“弘! 汝其以節都統諸軍?!痹唬骸笆刂t! 汝出入左右,妝惟近臣,其往撫師?!痹唬骸岸?汝其往,衣服飲食予士。無寒無饑,以既厥事。遂生蔡人,賜汝節斧,通天御帶,衛卒三百。凡茲廷臣,汝擇自從。惟其賢能,無憚大吏。庚申,予其臨門送汝?!痹唬骸坝?予憫士大夫戰甚苦,自今以往,非郊廟祠祀,其無用樂。”
顏、胤、武合攻其北,大戰十六,得柵城縣二十三,降人卒四萬。道古攻其東南,八戰,降萬三千。再入申,破其外城。文通戰其東,十余遇,降萬二千。愬入其西,得賊將,輒釋不殺;用其策,戰比有功。十二年八月,丞相度至師,都統弘責戰益急,顏、胤、武合戰亦用命。元濟盡并其眾洄曲以備。十月壬申,愬用所得賊將,自文城因天大雪疾馳百二十里,用夜半到蔡,破其門,取元濟以獻。盡得其屬人卒。辛巳,丞相度入蔡,以皇帝命赦其人,淮西平,大饗賚功。師還之日,因以其食賜蔡人。凡蔡卒三萬五千,其不樂為兵,愿歸為農者十九,悉縱之。斬元濟京師。
冊功:弘加侍中;愬為左仆射,帥山南東道;顏、胤皆加司空;公武以散騎常侍帥鄜坊、丹、延;道古進大夫;文通加散騎常侍;丞相度朝京師,進封晉國公,進階金紫光祿大夫,以舊官相,而以其副總為工部尚書,領蔡任。既還奏,群臣請紀圣功,被之金石。皇帝以命臣愈,臣愈再拜稽首而獻文曰:
唐承天命,遂臣萬邦;孰居近土,襲盜以狂。往在玄宗,崇極而圮,河北悍驕,河南附起。四圣不宥,屢興師征,有不能克,益戍以兵。夫耕不食,婦織不裳,輸之以車,為卒賜糧。外多失朝,曠不岳狩,百隸怠官,事忘其舊。帝時繼位,顧瞻咨嗟;惟汝文武,孰恤予家。既斬吳蜀,旋取山東,魏將首義,六州降從。
淮蔡不順,自以為強,提兵叫灌,欲事故常。始命討之,遂連奸鄰,陰遣刺客,來賊相臣。方戰未利,內驚京師;群公上言,莫若惠來。帝為不聞,與神為謀,乃相同德,以訖天誅。
乃敕顏、胤、愬、武、古、通,咸統于弘,各奏汝功。三方分攻,五萬其師,大軍北乘,厥數倍之。常兵時曲,軍士蠢蠢,既翦陵云,蔡卒大窘。勝之邵陵,郾城來降,自夏入秋,復屯相望。兵頓不勵,告功不時,帝哀征夫,命相往厘。士飽而歌,馬騰于槽,試之新城,賊遇敗逃。盡抽其有,聚以防我,西師躍入,道無留者。頟頟察城,其疆千里,既入而有,莫不順俟。
帝有恩言,相度來宣:“誅止其魁,釋其下人。”蔡之卒夫,投甲呼舞,蔡之婦女,迎門笑語。蔡人告饑,船粟往哺;蔡人告寒,賜以繒布。始時蔡人,禁不往來;今相從戲,里門夜開。始時蔡人,進戰退戮,今旰而起,左飧右粥。為之擇人,以收余憊,選吏賜牛,教而不稅。蔡人有言:“始迷不知;今乃大覺。羞前之為?!辈倘擞醒裕骸疤熳用魇?,不順族誅,順保性命。汝不吾信,視此蔡方;孰為不順,往斧其吭。凡叛有數,聲勢相倚,吾強不支,汝弱奚恃?其告而長,而父而兄,奔走偕來,同我太平?!被床虨閬y,天子伐之,既伐而饑,天子活之。始議伐蔡,卿士莫隨,既伐四年,小大并疑。不赦不疑,由天子明。凡此蔡功,惟斷乃成。既定淮蔡,四夷畢來;遂開明堂,坐以治之。
【賞析】
平淮西碑,又名韓碑,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所書寫的一塊碑。寫的是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平定淮西(今河南省東南部)藩鎮吳元濟的戰事。安史之亂以后,唐王朝陷入了中央與藩鎮的長期苦斗之中,王朝已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當時邊疆內地,藩鎮四起。其中,從公元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唐開始,“蔡州之不廷授,于今五十年,傳三姓四將,其樹本堅,兵利卒頑,不與他等”。也就是說,從李希烈到吳元濟,這些叛唐之將占據蔡州已經50年了,事實上形成了國中之國。當時吳元濟手握重兵,據地千里,對大唐威脅甚重。為了平定淮西,唐憲宗下令討伐叛賊。由于用兵不利,平淮之戰雖連打幾年,卻收獲甚微。最后,才在朝中重臣裴度的統領下,由部將李愬在元和十二年(817)十月乘敵不備,采用掏心戰術,以三千兵勇,借風雪夜,突襲吳元濟老巢,在蔡州活捉敵魁吳元濟。此一戰不僅結束了長達5年之久的平叛,結束了蔡州長達52年的割據局面,穩定了大唐基業,也讓裴度、李愬一戰成名,為萬民仰望。這就是史稱“李愬雪夜入蔡州”的由來。而《平淮西碑》正是在這場戰斗之后,為了表彰這些人的功績,由皇帝授意撰文立碑,以示后人。
碑文一千八百字,如行云流水,如大江出峽,汪洋恣意,一揮而就。文章之華美,所謂“下筆煙飛云動,落紙鸞回鳳驚”。勒碑之時,國人視為奇文爭相誦之。清代桐城派大家張裕釗贊為:“此文自秦后,殆無能為之者,……殆欲度越盛漢,與周人并席矣?!?br>
附:《韓碑》(唐·李商隱)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1]。
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
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貙貙生羆。
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賊斫不死神扶持。
腰懸相印作都統,陰風慘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2]作牙爪,儀曹外郎載筆隨。
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貔。
入蔡縛賊獻太廟,功無與讓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從事愈宜為辭。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古者世稱大手筆,此事不系于職司。
當仁自古有不讓,言訖屢頷天子頤。
公退齋戒坐小閣,濡染大筆何淋漓。
點竄堯典舜典[3]字,涂改清廟生民[4]詩。
文成破體書在紙,清晨再拜鋪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詠神圣功書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負以靈鰲蟠以螭。
句奇語重喻者少,讒之天子言其私。
長繩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氣,先時已入人肝脾。
湯盤孔鼎[5]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
嗚呼圣王及圣相,相與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與三五相攀追。
愿書萬本誦萬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6]明堂基。
【簡析】
這首詩描述的是一則歷史。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宰相裴度率兵平定淮西,但首先破蔡州生擒叛者吳元濟的是大將李愬。憲宗命韓愈撰《平淮西碑》時,韓主要是突出了裴度在執行憲宗旨意后的運籌帷幄,引起李愬不滿。愬妻(唐安公主之女)進宮訴說碑文不實,憲宗就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文勒石,觀點迥然不同。李商隱完全贊同韓愈的觀點,所以在詩中強烈地表達了對《韓碑》被磨去的憤慨,更熱情地歌頌了這篇碑文。本詩基本上是敘述性的,但筆力矯健,很有感情,詩中一些名句也一直為人傳誦。
注釋
[1]軒,即軒轅氏,指黃帝;羲,即伏羲氏。皆為傳說中的上古圣王。[2]愬武古通:指隨裴度出征的大將軍李愬、韓公武、李道古、李文通。[3]堯典舜典:《堯典》和《舜典》皆系《尚書》篇名。[4]清廟生民:《清廟》和《生民》皆系《詩經》篇名。[5]湯盤:傳為商湯沐浴之器;孔鼎,指孔子祖先正考父之鼎。二者上面的銘文分別在《禮記》和《左傳》中有記載。[6]玉檢:古代宣揚帝王功業封禪祭祀儀式中《封禪書》的封套。
上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墓碑·《羅老先生諱懷清墓志并銘》(石生庫)
下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記事碑·《柳州城西瓜碑碑文》(南宋·秦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