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雅小雅鴻雁之什·庭燎》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夜如何其?①夜未央,庭燎之光。②
君子至止,鸞聲將將。③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④
君子至止,鸞聲噦噦。⑤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⑥
君子至止,言觀其旂。⑦
【注釋】 ①其(ji基):疑問語氣詞。②央:盡。《毛傳》:“央,旦也。”《楚辭·離騷》:“時亦猶其未央。”王《注》:“央,盡也。”又《九歌》:“爛昭昭兮未央。”王《注》:“央,已也。”庭燎:置于宮廷之上的大燭,用麻秸等扎成,浸以臘,形似火炬。③君子:指來朝見周王的諸侯等人。鸞:車鈴。將將:車鈴聲。④艾:盡。王引之《經義述聞》:“夜未艾,猶言夜未央耳。”晣(zhe哲)晣:微明。⑤噦(hui晦)噦:有節奏的由遠至近的聲音。⑥鄉晨:天將曉。鄉,今作“向”。有煇(xun熏):煙光相雜的樣子。⑦旂(qi其):繡有蛟龍、桿頭系鈴的大旗。
【譯文】 夜里現在是什么時光?夜色正茫茫,那是庭上火燭在閃光。朝見的諸侯快來了,遠處依稀車鈴響丁當。夜里眼下是什么時光?天色沉沉夜正長,朝廷之上,火燭還在微微亮。朝見的諸侯要來到,車鈴漸近丁當響。夜里現在是什么時光?夜色將盡天快亮,火燭將熄,煙霧之中朦朧亮。朝見的諸侯已來到,龍旗飄飄已在望。
【集評】 清·孫鑛:“《小序》謂‘因以箴之’(引者案:《毛序》: “美宣王也,因以箴之。”),最說得妙。箴即在美中,誦畢自見。”(《批評詩經》)
清·王夫之:“‘庭燎有煇’,鄉晨之景莫妙于此。晨色漸明,赤光雜煙而叆叇,但以 ‘有煇’二字寫之。”(《詩譯》)
清·姚際恒:“問夜,自妙。”(《詩經通論》卷十)
清·方玉潤:“此與《齊風·雞鳴》篇同一,勤于早朝之詩。然彼是士大夫妻警其夫以趨朝,此乃王者自警,急于視朝,故詞氣雍容和緩,大相逕庭也。”(《詩經原始》卷十)
清·牛運震:“三‘夜如何其’,冷然而入,精神警策。詩有通首平敘,而一筆便靈動者,此類是也。”(《詩志》卷三)
清·焦琳:“不用首句字名篇者,不但庭燎是詩中最關情物,其實因見庭燎之光,然后有詩。庭燎更在詩之先也。”(《詩蠲》卷六)
【總案】 這首詩寫的是周王(《毛序》說是周宣王)早起將要視朝的情景。從每章開頭的問話看,好像出自周王自述。從思想內容上看,詩描寫的是一個自勤于政的統治者的形象。在藝術上,并不籠統地贊美,而是抓住主人公黎明前后準備視朝的舉動進行刻畫,進而使讀者能體會到他的心理活動。詩還通過層次分明的景物描寫所表現出的時間的緩慢推移與主人公急于視朝理政的心情之間的相互對比,寥寥數十字,就使主人公的形象十分鮮明,使讀者如臨其境,足見作者十分高超的藝術手段。
上一篇:漢詩《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邶風·式微》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