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式微》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式微式微,胡不歸?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②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注釋】 ①式:語首助詞。微:通“徽”,《廣雅·釋器》:“徽,黑也。”此指天黑。②微:通“無”、通“非”。故:緣故。中露:露中的倒裝。躬:身體。
【譯文】 天黑了,天黑了,為何有家不歸?若不是君主的緣故,哪會(huì)置身露水? 天黑了,天黑了,為啥有家不回?若不是為了君主,哪會(huì)夜踩泥水?
【集評(píng)】 《毛詩序》:“《式微》,黎侯寓于衛(wèi),其臣勸以歸也。”(《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
《魯說》:“黎莊夫人者,衛(wèi)侯之女,黎莊公夫人也。既往而不同,欲所務(wù)者異,未嘗得見,甚不得意。其傅母閔夫人賢,公反不納,憐其失意,又恐其已見遣而不以時(shí)去,謂夫人曰:‘夫婦之道,有義則和,無義則去,今不得意,胡不去乎?’乃作詩曰:‘式微式微,胡不歸?’夫人曰:‘夫婦之道,一而已矣。彼雖不吾以,吾何可以離于婦道乎?’乃作詩曰:‘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終執(zhí)貞一,不違婦道,以俟君命。君子故序之以編詩。”(《列女傳·貞順篇》引)
宋·王質(zhì):“‘中露’、‘泥中’,言行役冒犯之苦,語法如此,未必是地名也。”(《詩總聞》)
清·牟庭:“傅母憫黎莊夫人不得意也。詩意是傅母作之。以黎莊夫人不得意,傅母在黎,黎人待之恩禮甚微薄矣,然而不肯歸者,念夫人故舊之恩,不忍棄去也。”(《詩切》)
清·魏源:“《序》謂黎臣勸其歸。則黎地已為赤狄所奪,復(fù)于何歸?今有可歸,則昔不出奔矣,恐謀國之計(jì)不若是。且主辱臣死,而至出微君胡為至此之怨詞,恐殉國之忠又不若是!”(《詩古微》)
【總案】 對(duì)本詩旨意的理解,傳統(tǒng)觀點(diǎn)主要有兩說,一是以《詩序》為代表的“臣子勸黎侯歸國”說,一是以《魯說》為代表的“傅母勸黎莊夫人歸家”說。這兩種說法,“蓋《詩》今古文家宗派之偏見也”(《詩經(jīng)直解》),魏源等人已辨其謬誤。今人用階級(jí)分析的方法,指出這是一首勞動(dòng)人民苦于勞役的怨歌,頗切近詩旨。在藝術(shù)上,此詩“語極慷慨,意極委婉” (《詩志》),“短短二章,寥寥幾句,別具風(fēng)格,耐人玩索”(《詩經(jīng)直解》)。
上一篇:詩經(jīng)《雅·小雅·鴻雁之什·庭燎》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雅·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彤弓》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