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崧·賀新郎》原文賞析
贈蘇昆生
蘇,固始人,南曲為當今第一。曾與說書叟柳敬亭同客左寧南幕下,梅村先生為賦《楚兩生行》
吳苑春如繡。笑野老、花顛酒惱,百無不有。淪落半生知己少,除卻吹簫屠狗,算此外、誰歟吾友?忽聽一聲《河滿子》,也非關、雨濕青衫透。是鵑血,凝羅袖。武昌萬疊戈船吼。記當日、征帆一片,亂遮樊口。隱隱柁樓歌吹響,月下六軍搔首。正烏鵲、南飛時候。今日華清風景換,剩凄涼、鶴發開元叟。我亦是,中年后!
這首詞的本事,吳梅村(偉業)《楚兩生行》序中有這樣的敘述:“蔡州蘇昆生,維揚柳敬亭,其地皆楚分也,而又客于楚。左寧南(左良玉封寧南侯)駐武昌,柳以談,蘇以歌,為幸舍重客。寧南沒于九江舟中,百萬眾皆奔潰。柳已先期東下,蘇生痛哭削發入九華山,久,出從武林汪然明。然明亡,之吳中。”左良玉,南明福王朝四大鎮將之一,鎮武昌。馬士英、阮大鋮當國,與良玉互相敵視。弘光元年(1645)三月,良玉馳檄具疏,聲討士英七大罪,舉兵東下,自漢口達蘄州二百里,戰艦相接。四月初,過九江,病重嘔血死。良玉死后七日,左軍東下,取湖口、建德、彭澤、東流、安慶。黃斌卿、黃得功與左軍戰,左軍敗,良玉子夢庚率所部降清。《楚兩生行》是“梅村體”名篇,載于《梅村家藏稿·后集二》,作于順治十七年(1660)以后的數年中。陳維崧這首詞,則已是康熙年代所作。作者工駢文,詩學梅村,善于運用典故。這首詞的詞語,也大都有出處。而陳詞“飛揚跋扈,不可羈縛,一味橫霸”(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能把層疊的典故、詞語,一氣包舉,毫無堆砌的毛病。
詞寫于蘇州,上闋一開頭就點明吳苑的錦繡春光,反襯自己與昆生飄泊凄涼的身世。“野老”,作者自謂;“花顛”,為花而顛狂;“酒惱”,為酒所困擾煩惱。“百無不有”承上句,謂什么樣的人物都有。接著感慨萬千地寫自己半世的淪落生涯,除了“吹簫屠狗”一流人物而外,算得上知心朋友的卻不多了。“吹簫”用春秋時伍子胥吳市吹簫乞食故事,“屠狗”用戰國時荊軻與燕市屠狗者游故事。重申一句:“算此外,誰歟吾友?”不特加重語氣,并由此引出下文的蘇昆生。獨立一句在中間撐拄,力量千鈞,是《賀新郎》長調中的關鍵詞句。“忽聽”句奇峰突起,從聽歌著筆,直入蘇昆生。何滿子是唐明皇開元年代滄州的歌者,因犯死罪,臨刑前進樂府詞求贖死,仍不免刑。所唱的曲子,即名《何滿子》。事見唐段安節《樂府雜錄》。《何滿子》,一作《河滿子》。唐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河滿子》,雙淚落君前。”這首詞即用張祜詩語,并暗示淚落原因,引起下句所云不同于青衫之淚。“雨濕青衫”,用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白居易的“淚濕青衫”,是由于自己與彈琵琵的商婦“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故;而作者之聞昆生歌而下淚,卻是南明王朝亡國之恨引起的共鳴。用“非關”較用“不徒”意更深入。結句點明這個淚,“是鵑血,凝羅袖。”“杜鵑”,傳說是古代蜀帝杜宇死后所化,古典詩詞里,常用此典寄感于君王。這樣,就剎住上闋,過渡到下闋。
下闋,直接從左良玉自武昌舉兵東下的場面寫起,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戈船”,古代戰船的一種,船上建立戈矛(見《越絕書》卷八、《西京雜記》卷六)。第一句獨立一韻,筆力嶄絕。“吼”字寫出聲勢。“記當日、征帆一片,亂遮樊口。”“記”字是領字,這里不僅領“當日”句以下,也倒領著上面“武昌”句,因為那也是在記憶之中的事。樊口在今湖北壽昌縣西北。兩句寫出帆檣林立的壯觀。“遮”字形容得好。“隱隱柁樓歌吹響,月下六軍搔首”,“柁樓”,雙層船的尾部。在萬疊戰船中,隱約地飄來其中某一柁樓上的歌聲簫聲,軍士們在明月照射下聽了都禁不住搔首躊躇。兩句寫到蘇昆生在左良玉軍幕唱昆曲的情景。“六軍搔首”,寫出昆生歌聲感人之深。“六軍”,周代軍隊的數目,見《周禮·夏官·司馬》,后世用作軍隊的泛稱。“正烏鵲、南飛時候”,獨立一韻,很重要,點明六軍搔首的原因,并結束上文的回憶。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匝,一圈。曹詩大意說烏鵲在尋找依托,但哪兒才是它可靠的托身之所呢?這里用了此典,省卻許多筆墨。它暗示左良玉東征馬、阮,表面是清除君側惡人,但也有犯上作亂之嫌。而那時北方清兵正在南下,江南處于危境,良玉以及六軍的心情,都有烏鵲繞樹無依之感。以上是寫左軍當年東下時的情況。“今日”二句,急轉直下,拍入作者與蘇昆生吳下相逢,遙應上闋。朝代換了,舊時明朝宮闕,正象唐明皇當時的華清宮那樣,風景全非,幸存下來的,只有那位白發飄然的老翁蘇昆生,好象唐開元未亂前的老歌人。“白發開元叟”用唐詩人李洞《繡嶺宮》詩:“繡嶺宮前鶴發翁,猶唱開元太平曲。”切定昆生歌者身分,用典達到得心應手境界。最后綰結到自己,“我亦是,中年后。”中年為四十歲,作者寫這詞時,年當在四十五、六歲以后了。這樣一結,筆力堅挺。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評陳維崧詞“沉雄俊爽,論其氣魄,古今無敵手。若能加以渾厚沉郁,便可突過蘇(軾)、辛(棄疾),獨步千古”。“偏至之詣,至于絕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卻步,其年亦人杰矣哉!”這首詞便代表了陳氏這類作品。
上一篇:《王夫之·賀新郎》原文賞析
下一篇:《朱彝尊·邁陂塘》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