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曹丕·九日與鐘繇書》鑒賞
歲往月來,忽復(fù)九月九日。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yīng),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是月律中無射,言群木庶草,無有射地而生。至于芳菊,紛然獨(dú)榮。非夫含乾坤之純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謹(jǐn)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shù)。
(《魏文帝集》)
鐘繇,魏國大臣,著名的書法家。魏文帝曹丕寫給他的這封信,雖僅僅100多字,然而卻言之有物,聲情并茂,字里行間無不透出作者坦誠真摯的感情。
這封信寫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首先說了重陽節(jié)的來歷,九是陽數(shù),農(nóng)歷九月九日,日月重“陽”,民間認(rèn)為是個(gè)良辰佳日,往往在這一天擺宴會友,慶賀一番,共祝健康長壽。由重陽節(jié),作者很自然地談到菊花。因?yàn)殛帤v九月在古代十二音律中正逢“無射”這一音律,群木眾草都逐漸枯萎凋零了,只有菊花開得十分茂盛,獨(dú)自吐著清香。然而,若不是因?yàn)榫栈ㄌN(yùn)含著乾坤的純和之氣,體味著芬芳的貞淑氣質(zhì),誰又能象它那樣,在萬物凋零的秋日里怒放呢?這里的一個(gè)反問句,既是對清高純潔的菊花的熱情贊頌,又為下文抒發(fā)思古之幽情打開了閘門。倔強(qiáng)而正直的屈原正因?yàn)檠劭础袄先饺狡鋵⒅临猓中廾涣ⅰ保拧俺嬆咎m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因此,奉上一束菊花,賀友人鐘繇壽比彭祖,怡養(yǎng)天年。
此信從開卷簡敘時(shí)節(jié)的來源,自然引出頌菊、懷古,最后贈菊一束,祝友人長壽康樂,其中包含著多么豐富的內(nèi)涵啊! 真可謂言簡意深情重。
沈德潛評論曹丕詩云“子恒詩有文士氣,一變乃父悲壯之習(xí)。要其便娟婉約,能移人情。” (《古詩源》)曹丕此信的風(fēng)格正如他的詩一樣,語言典雅清麗,音韻節(jié)奏抑揚(yáng)頓挫,猶如一溝溪水,汨汨而流,了無滯礙,只覺流利順暢,瑯瑯上口; 亦如觀賞盛開的秋菊,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愛不釋卷。
上一篇:《宋·沈括·乘隙》鑒賞
下一篇:《明·張京元·九里松①》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