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叔子秉燭》|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詩經·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譖人者,誰適與謀?”《毛傳》:“昔者,顏叔子獨處于室,鄰之釐婦又獨處于室。夜暴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至,顏叔子納之而使執燭,放乎旦而蒸盡,縮屋而繼之。自以為辟嫌之不審矣。”
【釋義】春秋時,顏叔子獨宿,因暴風雨將鄰居一寡婦的房子損壞。這一寡婦來投奔他,他將她讓進屋子,并把燭火交給婦人,以示清白,秉燭達旦而不至于亂。
【例句】①哎,你個顏叔子秉燭真個堪,柳下惠開懷沒店三。(賈仲明雜劇《蕭淑蘭情寄<菩薩蠻>》第二折[鬼三臺])嬤嬤撮合,張世英拒絕,因此譏諷他像顏叔“真個堪”。②翻笑著不風流閉門的顏叔,假乖張拍案的封陟。(吳昌齡雜劇《張天師斷風花雪月》第二折[梁州第七])顏叔即顏叔子,此例比喻不懂風情的書生。顏叔子與封陟都是這類人。
上一篇:元曲典故《雪鴻(雪泥鴻爪)》|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顏回巷》|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