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衛風·有狐》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①心之憂矣,之子無裳!②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③心之憂矣,之子無帶!④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注釋】 ①綏綏:行走遲緩的樣子。梁:橋。②之子:這個人,指主人公的丈夫。裳:下衣,形如裙。③厲:借為“瀨”,河邊水淺之地。④帶:衣帶。
【譯文】 狐貍慢慢地走,在淇水的橋上。心里真憂傷啊,這個人沒有衣裳。狐貍慢慢地走,在淇水的淺灘。心里真憂傷啊,這個人沒有衣帶。狐貍慢慢地走,在那淇水邊。心里真憂傷啊,這個人沒有衣衫。
【集評】 宋·朱熹:“國亂民散,喪其妃耦,有寡婦見鰥夫而欲嫁之,故托言有狐獨行,而憂其無裳也。”(《詩集傳》卷三)
清·姚際恒:“此詩是婦人以夫從役于外,而憂其無衣之作。”(《詩經通論》卷四)
清·方玉潤:“此必其夫久役在外,淹滯不歸,或有所戀而忘返,故婦人憂之。以為久羈逆旅,必至金盡裘敝而難歸耳。本無他義,亦少深情,圣人存之,不解何故。”(《詩經原始》卷四)
清·陳奐:“狐妃耦而行綏綏然,以興無室家者,狐之不若也。”(《詩毛氏傳疏》卷五)
清·牛運震:“托言無裳,語淺而意深。詩意以有狐興之子也,非比體。”(《詩志》卷一)
【總案】 《毛詩序》以為是失時男女求偶之詞,朱熹更坐實為有寡婦見鰥夫而欲嫁之,殊為可笑。細玩詩意,實為婦人憂嘆其出門在外的丈夫沒有衣服。全文以狐起興,反復詠嘆,充分表達了妻子對丈夫的惦念之情,牽腸掛肚,無日不思,無事不慮。讀之令人為其摯情而慨嘆。
上一篇:詩經《國風·唐風·有杕之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頌·周頌·臣工之什·有瞽》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