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啟:某聞玄螭掩耀,光銷赤堇之芒〔2〕;白鶴摧輝,影滅青胡之寶〔3〕。由是紫氛霄耿,指牛漢而忘歸〔4〕;丹水神迷,道驪泉而罔悔〔5〕。其有龍文已遠,輕圖兕之功〔6〕;魚目濫持,自擬靈蛇之色〔7〕。循榮覽分,朝聞夕可〔8〕。
君侯締華椒閣,席寵芝〔9〕。粲貂冕于金軒,藻龜章于玉署〔10〕。月開鸞鏡,懷精鑒以分形〔11〕;霜湛虬鐘,蘊希聲而待物〔12〕。吞九溟于筆海,若控牛涔〔13〕;抗五岳于詞峰,如臨蟻垤〔14〕。馳魂霧谷,忻逢紫岫之英;驛思霞邱,佇接青田之響〔15〕。
某北巖曲藝,東皋下節(jié)〔16〕,攀翰苑而思齊,傃文風而立志〔17〕。跡疲千里,未陪丹轂之游〔18〕;葉契三英,尚隔黃衣之夢〔19〕。謹憑洪貸,輒錄舊文,輕敢上呈,列之如右。涓波有托,望日谷以馳誠〔20〕;鐘鼓無施,伏雷門而假息〔21〕。謹啟。
【注 釋】
〔1〕武侍極:《新唐書·武士傳》:“后取賀蘭繁之為士
后,賜氏武,襲封。累擢左氏極蘭臺太史,令人名儒李嗣真等參與刊撰。” 《唐六典》八:“門下省左散騎常侍二人,從三品。”注:“龍朔二年改為左侍極。”
〔2〕螭:《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或曰無角曰螭。”《晉書·張華傳》:“雷煥遣使送一劍與華,留一自佩。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子華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于腰間躍出墜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shù)丈,蟠縈有文章,沒者懼而反。須臾,光彩照水,波浪驚沸,于是失劍。” 赤堇之芒:《越絕書》十三:客有能相劍者薛燭,王取純,觀其
,燭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于塘。薛燭曰:“當造此劍之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邪之谿而出銅。雨師掃
,雷公槖,蛟龍捧爐,天帝裝炭,太一下觀,天精下之。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技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
,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3〕白鶴摧輝:《易林·小畜之萃》:“白鶴銜珠,夜室待明。”《搜神記》二十:“噲參養(yǎng)母至孝,曾有玄鶴為弋人所射,窮而歸參。參收養(yǎng)療治其瘡,愈而放之。后鶴夜到門外,參執(zhí)燭視之,見鶴雌雄雙至,各銜明珠,以報參焉。” 景滅青胡之寶:其事未詳。
〔4〕紫氛:《晉書·張華傳》: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吳平之后,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登樓仰觀。煥曰:“寶刀之精,上徹于天耳。……在豫章豐城。”華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二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見焉。 牛漢:《爾雅·釋天》:“箕、斗之間,漢津也。”
〔5〕丹水:《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駝騁兮。”王逸注:“丹水,猶赤水也。《淮南》言赤水出昆侖也。”《莊子·天地》:“黃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侖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釋文》:“赤水,李云,山在昆侖山下。” 泉:唐諱“淵”作“泉”。《莊子·列御寇篇》: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釋文》:“
,謂槌破之。驪龍,黑龍也。”鮑照《河清頌》:“降眡驪淵。”
〔6〕龍文:《北史·王晰傳》:詔曰:“俄佩龍文之劍。”兕:《玉篇》:“
,截也。”《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
,羊頭之銷,雖水斷龍舟,陸
兕甲,莫之服帶。”
〔7〕魚目:盧諶《贈劉琨詩》:李善注:《書》曰:“秦失金境,魚目入珠。”鄭玄曰:“魚目亂真珠。” 靈蛇:《淮南子·覽冥訓》高誘注:“隋侯,漢東之國,姬姓諸侯也。隋侯見大蛇傷斷,以藥傅之。后蛇于江中銜大珠以報之。因曰隋侯之珠,蓋明月珠也。”《搜神記》二十:“有斷蛇丘。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疑而靈異,使人以藥封之,蛇乃能走。歲余,蛇銜明珠以報之。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隋侯珠,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
〔8〕循榮覽分:庾信《代人乞致士表》:“覽分必然,貪榮所忌。” 朝聞夕可:《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9〕締華椒閣:謝華《宋孝武帝哀策文》:“七景締華。”鮑照《擬行路難》:“琁閨玉墀上椒閣。” 席寵芝扃:《書·畢命》:“茲殷庶士,席寵惟舊。”《漢書·武帝紀》:“甘泉宮內中產芝,九莖連葉。”《洞冥記》:“帝所幸宮人名麗娟,于芝生殿唱《迴風》之曲。”
〔10〕粲貂:《唐六典》八注:“散騎常侍金蟬耳貂。” 金軒:郭璞《南郊賦》:“升金軒,撫太仆。” 龜章:《漢書·百官公卿表》注:顏師古曰:“《漢書儀》云,銀印皆龜組,其文曰章,謂刻曰某官之章也。” 玉署:玉堂署的簡稱,官署。
〔11〕鸞鏡:鸞鳥雌雄相守,離則悲鳴,如使之睹鏡中之影,其悲尤哀。后人用以喻失偶之哀傷。
〔12〕鐘:《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霜鳴。”郭璞注:“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物有自然感應,而不可為也。”
〔13〕九溟: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廣韻》:“溟,海也。” 牛涔:《淮南子·俶真訓》:“夫牛蹏之涔,無尺之鯉。”高誘注:“涔,潦水也。”
〔14〕五岳:《爾雅·釋山》:“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岳,霍山為南岳,恒山為北岳,嵩山為中岳。” 蟻垤:《韓非子·奸弒臣篇》:“猶
垤之比大陵也。”《詩經·東山》毛傳:“垤,蟻
也。”
〔15〕“馳魂”四句:青田:山名。在浙江青田縣西北,有泉石之勝,為道書稱三十六洞天之一,名青田大鶴天。
〔16〕東皋:東方之水田。阮籍《奏記詣蔣公》:“方將耕于東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涂者之路。”
〔17〕翰苑:官署名。猶云翰林院。 傃(sù):向。陸機《演連珠》:“是以寸管下傃,天地不能以氣欺。”
〔18〕丹轂:曹植《公宴詩》:“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清夜游西苑,飛蓋相追隨。”又:“神飆接丹轂,輕輦隨風移。”李善注:《解嘲》曰:“客徒欲朱丹吾轂。”
〔19〕三英:剛克柔克,正直之三德。 黃衣之夢:《西京雜記》三:相如將獻賦,未知所為,夢一黃衣翁謂之曰:“可為大人賦。”遂作《大人賦》,言神仙之事以獻之,賜錦四匹。
〔20〕涓波:小流。 日谷:《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郭璞注:“谷中水熱也。”
〔21〕鐘鼓:“鐘”與下文“雷門”無涉,疑為訛字。 雷門:《漢書·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注:顏師古曰:“雷門,會稽城門也。有大鼓,越擊此鼓,聲聞洛陽。布鼓,謂以布為鼓,故無聲。” 假息:傅咸《兼司隸表》:“加在哀疚,假息日闋。”
【賞 析】
武侍極,即賀蘭敏之。王勃寫信,其意在汲引。因此,在文章中先說寶劍,人人均愿意得到,然而是明珠寶劍頗為難得,其中暗喻自己雖然稍遜,但仍希望得到眷顧。文章緊接著盛贊武侍極的才學及風度,文章結尾,其將己意托出。文章精致,對仗亦工整。
上一篇:駢文《上尚書范陽公啟》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與博昌父老書》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