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蠶絲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
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這是一首抒寫愛情的詩,全詩通過形象的比喻抒發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真摯感情。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一開篇作者就極貼切地以春蠶自比,并運用諧音雙關語的手法,頌揚了愛情的纏綿而懷思不絕。
“懷絲”諧音即懷思。長懷絲(思)即喻指對戀人的深深思戀之情。一個“常”字,深寓此情綿綿而無盡期。
“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如果說開首二句抒發了作者對戀人一往情深的感情,那么這二句則傾訴了女主人公甘愿為愛情付出自己一切的決心。一個“何惜”似輕實重,凝聚著主人公多少熾烈的感情,這是發自心底的誓言,它充分表達了作者那種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從而深深打動著讀者的心靈,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更值得稱道的是這首詩言情而不庸俗,戀情滿腹而情緒卻不低沉。一句“纏綿自有時”,充分表露了作者對實現自己愿望的樂觀信念,從而開拓了全詩明朗而不陰沉的意境,使讀者在吟誦中得到怡悅。
小詩扣住一個“老”字,環環展開,結構精巧。前兩句圍繞“不應老”來寫,后兩句則圍繞“不怕老”抒描,層次清楚,脈絡分明。起句, “春蠶不應老”,弦外有音,意思是“春蠶老了”,那么為什么“老”了呢?設置了懸念,吸引了讀者。既而接寫“晝夜常懷絲”,回答了“老”的原因,春蠶不停吐絲而死去,說明自己由于懷念情人而憔悴,而衰老。找到了原因,似乎也就找到了對策, 但轉句逆向而出: “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明知其久久思念而憔悴衰老,使青春迅逝而偏偏思念之。表現了一種崇高的奉獻精神。起句“不應老”,有無限惋惜之情,轉句“何惜微軀盡”,有一往無畏之毅勇。兩者相襯,更顯出后者的可貴。
詩歌兼顧了蠶、人兩種形象的共同特點,從而形成表層和深層兩種意思,表層寫蠶的獻身精神,深層寫愛的獻身精神。如“晝夜常懷絲”,既逼真寫出了蠶在轉側不停地吐絲的情境,也寫出了情人“寤寐思之”,輾轉難安的燃燒于心的情思,詠物詩貴在借物之形而傳人之神,本詩形神兼備,文采甚佳。
上一篇:傷歌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公無渡河|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