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漢樂府民歌·戰城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①為我謂烏:“且為客豪!②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③”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④梁筑室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⑥愿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⑦,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注釋】 ①郭:外城。可:正好。②客:指戰死者。豪:同“嚎”,號哭之意。古人對新死者例行招魂之禮,招時且哭且說,稱為“號”。③諒:想必。子:你,你們。指烏鴉。④梟騎(ji寄):駿馬。梟,通“驍”。駑馬:劣馬。⑤梁:表聲的字。筑室:構筑工事營壘。一說,“梁”,橋。在橋上構筑工事營壘,致使河南、河北交通斷絕。⑥禾黍:泛指谷物。君:君主。⑦子:你,你們。指戰死者。
【譯文】 城南城北都在激戰,城南城北都尸積如山。戰死荒野無人收葬,成群烏鴉正好飽餐。替我告訴烏鴉:“不妨先為死者哭號一番!荒野戰死無人收葬,腐尸怎能離你逃竄!”河水深深清澈見底,蒲葦茂密一派幽深。駿馬同戰士一起戰死,只剩那劣馬在徘徊悲鳴。構筑工事的伕役們啊,怎么一會兒調往南邊,一會兒又調往北面?田中的谷物無人收獲,哪來糧食給君主貢獻?想做一個忠臣又怎能如愿?無限思念為國捐軀的戰士,你們確實值得我們思念:早上你們出去征戰,夜晚卻不見你們回還。
【集評】 清·顧茂倫:“腐肉作人語,妙。‘可’字、‘諒’字、‘安能’字,極尖極冷。‘水深激激,蒲葦冥冥’八字,渾如一幅古戰場。”(《樂府英華》卷三)
清·陳祚明:“‘水深’八字沉郁,‘梟騎’二語壯,末段淋漓凄楚,‘暮不夜歸’句勁。”(《采菽堂古詩選》卷一)
清·張玉谷:“首三,敘戰死不葬事直起,‘為我’四句,頂第三句申寫野死之慘,作曉烏語,痛極奇極。‘水深’四句,插敘戰場苦景,寬以養局,而戰斗死,已補出效命之勇。徘徊鳴,又引下惋惜意。以上俱屬鋪敘題面。‘梁筑室’以下,皆致已惋惜之意。‘梁筑’三句,惜用時之君不明也。‘禾黍’句,惜死后之君無倚也。兩層比喻,正反遞落。良臣可思意,已隱隱逗起。‘愿為’句,復就死者欲忠不得,推原其心,恰好以忠臣跌出良臣。‘思子’二句,點明良臣,深致景慕。末二,收轉用違其才,以致敗亡,兜應篇首,截然竟住。五層意思,都在空處折旋,且多以比喻出之。古詩豈易讀哉。”(《古詩賞析》卷五)
清·陳本禮:“此猶屈子之《國殤》也。《國殤》自憤其力盡死,此則恨其死于誤國庸臣之手。夫死非士所惜,但恐非其所耳。”(《漢詩統箋》)
【總案】 此詩通過對前方將士暴尸荒野慘象的描敘,對后方人民忙于應役以致禾黍不獲的質問,以及對陣亡將士的正面悼念,控訴、詛咒了戰爭和勞役的罪惡,內容深刻,情感痛切。但詩人并未拋卻“忠”、“良”二字,對將士為國捐軀的精神持肯定態度,因而悲中含壯,怨而不怒。這首詩后來出現了不少仿作,李白的名篇《戰城南》即其中之一。
上一篇:詩經《頌·周頌·清廟之什·我將》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頌·周頌·清廟之什·執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