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松·采蓮子》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菡萏香蓮十頃陂②舉棹,小姑貪戲采蓮遲年少③。晚來弄水船頭濕舉棹,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
【注釋】
①《采蓮子》:唐教坊曲名,用為詞調(diào)首見于此。《詞律》云:“其‘舉棹’,‘年少’,乃相和之聲。”《填詞名解》:“吳越俗,女子多蕩舟采蓮,作為歌曲,文士詠其事,或化為婦人之詞。六朝唐人樂府有《采蓮》、《綠水》、《長干》、《江南》等名。唐皇甫松創(chuàng)此詞為采蓮舉棹之韻,故名《采蓮子》。”②菡萏:即荷花。頃:地積單位,百畝為一頃,這里用十頃形容荷塘之廣。陂:池,水池。③貪戲:貪玩。戲,嬉戲。舉棹、年少:均為和聲。和聲是指歌曲中一人或眾人應(yīng)和的部分,常用虛聲,古樂府皆有聲有詞,如“賀賀賀”、“何何何”之類,都是和聲。
【評點】
這一首和下一首《采蓮子》描寫的是江南采蓮少女采蓮?fù)須w的情態(tài),具有濃韻的民歌風(fēng)味。歌詞帶有和聲,展現(xiàn)的是采蓮女一唱眾和的情調(diào),使畫面更加生動活潑,更熱鬧,亦更富有戲劇性。
首句寫主人公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荷花覆蓋了大片的池塘,飄浮著輕幽的香氣。“小姑貪戲采蓮遲”寫在這廣袤的荷塘中,采蓮少女嬉戲玩鬧,歌聲笑聲響成一片,以致耽誤了采蓮的時間。“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寫出其中的姑娘不僅貪玩,而且十分調(diào)皮,她們把船頭弄濕了,還把紅裙脫下來裹著濕漉漉的鴨兒。少女天真活潑,無拘無束的情態(tài)活脫脫展現(xiàn)在眼前,讓人忍俊不禁。
湯顯祖評點:“人情中語,體貼工致,不減睹面見之。”(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一)李冰若評點:“寫女兒憨態(tài)可掬。”(《栩莊漫記》)
其二
船動湖光滟滟秋舉棹①,貪看年少信船流年少②。無端隔水拋蓮子舉棹③,遙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注釋】
①滟滟:水波閃爍搖蕩的樣子。又作水滿貌。又,湯本作“艷艷”,誤。②信船流:任船在水上漂流。年少:一作“少年”。③無端:沒來由,無故地。
【評點】
這一首同上一首一樣寫一位少女。情竇初開的少女如此嬌憨與大膽,顯得更為可愛。
首句寫景,湖面上波光粼粼,水波蕩漾。第二句寫少女透過荷葉叢突然看見一位英俊的少年,不禁心旌蕩漾,只顧癡癡呆呆地看,任船兒順?biāo)鳌!柏潯弊帧ⅰ靶拧弊稚鷦用枥L出她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末二句寫愛情的火焰促使她大膽行動,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意。少女之嬌憨形象十分生動。況周頤評點曰:“寫出閨娃稚憨情態(tài),匪夷所思,是何筆妙乃爾! ”(《餐櫻廡詞話》)
《皇甫松·采蓮子》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毛文錫·醉花間》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孫光憲·風(fēng)流子》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