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班固·詠史》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三王德彌薄,惟后用肉刑。①
太蒼令有罪,就遞長安城。②
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③
憂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④
圣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⑤
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⑥
【注釋】 ①三王:夏禹,商湯,周文、武。肉刑:對犯人切斷其肢體或割裂其肌膚之刑。②太倉:中央政府積谷之倉。遞:遞解。③《雞鳴》:用《詩經·齊風·雞鳴》篇意,暗喻淳于公獲罪是遭讒毀。④晨風:即鶴(zhan沾),是一種猛禽。⑤惻然:猶惻隱,對受苦難者表示同情。文帝悲憐緹縈意,乃下詔除肉刑。⑥憒(kui潰)憒:糊涂。
【譯文】 自三王以來仁德更加澆薄,后世君主理政專用肉刑。主管太倉長官有罪當受處罰,傳令馬上逮捕遞解京城。臨行前他深恨身邊沒有兒子,危難時節無人援救孤苦伶丁。小女緹縈為父言所痛苦感嘆,人被處死再也不能復生。毅然進京至宮闕上書天子,替父洗冤寄意于古歌《雞鳴》。悲戚憂傷如心肝被摧壞撕裂,歌聲激切像晨風鳥揚聲悲鳴。大漢圣君孝文皇帝深受感動,憐憫緹縈女一片苦心摯情。男兒雖多卻都是糊涂無能,為父昭雪比不上弱女子緹縈。
【集評】 梁·鐘嶸:“班固《詠史》,質木無文?!?《詩品·總論》)“孟堅才疏,而老于掌故。觀其《詠史》,有感嘆之詞。”(《詩品》卷下)
清·王夫之:“或縟其簡,或節其余,就彼語結贊,無事溢詞,史筆詩才有合轍矣?!薄坝萌庑陶呷踔〉?,諸老先王必欲割人鼻勢以賣弄肚皮骨董,聞孟堅此語曷少思之?!?《古詩評選》卷四)
【總案】 班孟堅《詠史詩》,僅就事直陳,篇后結贊,無復比興寄托,鋪排渲染,是以史家筆法入詩,講究核直,不尚華麗,故鐘嶸謂其“質木無文”。然其首創“詠史”一體,功不可沒。自是以后,代有發展,至晉左思《詠史》,借史詠懷,由敘事變而為抒情,又為之開拓新領域。又此詩通篇五言,為文人五言詩的早期作品,對五言詩的登堂入室,亦有貢獻。近人鄭文,著《漢詩選箋》,以為此詩不僅直敘淳于公事,亦有所寄托。班固晚年坐竇憲之罪免職,洛陽令又挾嫌系之獄,而固諸子不肖,多不遵法度,無人為之昭雪,其感嘆之心由是而生。此說亦本之鐘嶸“觀其《詠史》,有感嘆之詞?!谷艘玻兴估?,悲夫”之說,但能體察苦心,生發明了。故錄以彰之。
上一篇:詩經《雅·大雅·蕩之什·召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頌·周頌·臣工之什·噫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