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研究《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fēng)落葉下長安,飛鳴鏑。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fēng)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附:郭沫若原詞
滿江紅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人六億,加強團結(jié),堅持原則。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太陽出,冰山滴;真金在,豈銷鑠?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消息。迎東風(fēng)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創(chuàng)作背景】
1963年元旦前夕,郭沫若填寫了《滿江紅·領(lǐng)袖頌一一九六三年元旦抒懷》一詞,發(fā)表在1963年1月1日的《光明日報》上,并請人送呈毛澤東。此時,毛澤東正在廣州,他從《光明日報》上讀到郭詞后,于1月9日寫了這首和詞,并書贈周恩來。據(jù)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當(dāng)晚他在屋里踱來踱去,時而凝眉沉思,時而昂首吟哦,時而伏案寫上幾句,又搖搖頭,將詞稿揉成一團,扔進廢紙簍。經(jīng)反復(fù)斟酌,這首名篇終于完成。次日清晨,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紙簍已裝滿了一大半。
關(guān)于此詞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參見前《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篇同欄所引《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的有關(guān)論述。
【注釋】
〔小小寰球〕在無窮大的宇宙之中,地球只是一個小小的星球,故云。寰球,指地球。
〔幾聲二句〕凄厲,凄慘尖利。抽泣,抽抽咽咽的哭泣。以上五句喻言赫魯曉夫集團等一小撮人氣急敗壞地反革命,反馬列主義,反華,卻屢屢碰壁,不由發(fā)出種種哀鳴。
〔螞蟻句〕唐李公佐撰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中寫道,唐德宗時,有個名叫淳于棼的人做夢到了“大槐安國”,被國王招為駙馬,任南柯郡太守二十年,顯赫一時,享盡榮華富貴。后來敵國入侵,他作戰(zhàn)失利,公主又病死,于是遭到國王的疑忌,被送還人間。他醒來后尋這“大槐安國”,方知它不過是古槐樹下的一個大蟻穴,而所謂“南柯郡”,亦只是槐樹南枝上的一個小蟻穴。毛澤東借用這個典故,對赫魯曉夫集團的霸權(quán)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進行辛辣的諷刺。緣,攀緣。引申有“盤踞”的意思。
〔蚍蜉句〕韓愈《調(diào)張籍》詩曰:“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蚍蜉,大螞蟻。談何易,語本《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所載東方朔假設(shè)非有先生之論:“談何容易!”這句喻言赫魯曉夫集團不自量力,妄想撼動我中國共產(chǎn)黨這棵大樹,其實根本是辦不到的。
〔正西風(fēng)句〕從唐代賈島《江上憶吳處士》詩“秋風(fēng)生渭水,落葉滿長安”句化出。長安,漢、唐時代的都城,即今西安。這里借指赫魯曉夫集團的大本營莫斯科。
〔飛鳴鏑〕三國吳時韋昭《吳鼓吹曲》十二篇其二《漢之季》曰:“飛鳴鏑,接白刃。”鳴鏑,響箭,射出去時能發(fā)出嘯音。以上二句喻言赫魯曉夫集團那里已呈現(xiàn)出一派衰敗沒落的光景,就在這時,我們開始對他們實行公開還擊。按1962年12月15日、31日和1963年1月5日,我《人民日報》、《紅旗》雜志連續(xù)發(fā)表了《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反對我們的共同敵人》等三篇重要文章,拉開了關(guān)于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大論戰(zhàn)的序幕。“飛鳴鏑”即指此。
〔天地轉(zhuǎn)〕轉(zhuǎn),運行。
〔光陰迫〕謂時間急遽流逝。南朝梁劉孝勝《冬日家園別陽羨始興》詩曰:“彌惜光陰遽。”迫、遽義同。
〔一萬年二句〕謂關(guān)于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大論戰(zhàn)事關(guān)世界革命的前途,不能等一萬年后再作結(jié)論,必須抓緊進行。
〔四海句〕四海,古人認為中國的四境有大海環(huán)繞,故以“四海”泛指天下。這里借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五洲句〕五洲,指亞洲、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震蕩,震動搖蕩。風(fēng)雷,見前《七律·和郭沫若同志》篇“一從大地起風(fēng)雷”句注文。激,急、猛烈。以上二句喻言人民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在全世界興起,其勢有如四海云水翻騰之怒、五洲風(fēng)蕩雷震之激。
〔要掃除句〕掃除一切害人蟲,法國巴黎公社戰(zhàn)士、《國際歌》詞作者歐仁·鮑狄埃在其《美國工人致法國工人》一詩中寫道:“徹底消滅那一切害人蟲,保障勞動果實永遠屬于你!”害人蟲,喻指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反革命勢力。
【押韻格式】
本篇守譜押用同一部仄聲韻,韻腳分別是“壁”、“泣”、“國”、“易”、“鏑”、“急”、“迫”、“夕”、“激”、“敵”。按詞譜,第六句本不必用韻,“國”字是添葉。又“易”字作“容易”解時讀去聲,與其他韻腳字作入聲者本不在同一韻部,這里借讀為入聲以葉韻。
【修改情況】
本篇未定稿,上片第六句作“欲學(xué)鯤鵬無大翼”,又曾改作“螞蟻緣槐稱大國”,下片首句作“千萬事”,第七、第八句作“革命精神翻四海,工農(nóng)踴躍抽長戟”。毛澤東1963年2月5日手書此詞墨跡,已改定為現(xiàn)在這樣,但題作“和郭沫若”。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詩詞》上首次公開發(fā)表時,改題為“和郭沫若同志”。
【郭沫若原詞注釋】
〔滄海橫流〕晉代范寧《春秋谷梁傳集解序》曰:“孔子睹滄海之橫流,乃喟然而嘆……。”唐楊士勛疏曰:“滄海橫流,喻害萬物之大。”這里借喻國際范圍內(nèi)逆流泛濫。
〔方顯出句〕方,才。
〔人六億〕見前《七律二首·送瘟神》篇“六億神州盡舜堯”句注文。
〔天垮句〕元代陳基《送謝參軍》詩曰:“赤手欲擎天。”擎,舉、托。
〔世披靡句〕世,世道。披靡,隨風(fēng)倒下。矣,古漢語語氣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了”、“啦”。之,古漢語代詞,代前面的“世”字。
〔聽雄雞二句〕寰中,寰宇之內(nèi)、世界范圍內(nèi)。東方白,杜甫《東屯月夜》詩曰:“日轉(zhuǎn)東方白。”這兩句用唐代李賀《致酒行》詩“雄雞一聲天下白”,喻言我中國共產(chǎn)黨人首先沖破當(dāng)時的遮天夜幕,向全世界報告了革命的新曙光。“東方白”三字一語雙關(guān),兼有光明起自中國方向的含義。
〔太陽出〕太陽,喻指毛澤東思想的真理光輝。
〔冰山滴〕喻言赫魯曉夫集團看起來像龐然大物,其實則虛弱而難以持久,猶如一座冰山,在太陽的照射下,已開始融化滴水。按,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天寶》上《依冰山》條記載,唐玄宗時,楊國忠權(quán)傾天下,有人勸進士張彖謁之以圖顯榮,張彖曰:“爾輩以謂楊公之勢,倚靠如太山;以吾所見,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際,則此山當(dāng)誤人爾。”后果如其言。以上二句,活用這個典故。
〔真金二句〕喻言我中國共產(chǎn)黨人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經(jīng)得起任何嚴峻斗爭的考驗。真金在此,豈是烈火所能燒熔得了的?銷鑠,金屬熔化。
〔有雄文四卷〕指自1951年至1960年間陸續(xù)出版的四卷《毛澤東選集》。雄文,偉大著作。
〔為民立極〕謂為人民樹立精神支柱。立極,《淮南子·覽冥》篇曰:“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南朝梁元帝蕭繹《言志賦》曰:“差立極而補天。”四極,古代神話傳說中大地四角支撐天宇的棟梁。
〔桀犬句〕桀犬吠堯,《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載漢代鄒陽在獄中上書梁孝王,有“桀之狗可使吠堯”語。《晉書》卷七《康帝紀(jì)》史臣曰:“桀犬吠堯。”桀,夏代最后一位君主,名履癸,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堯,見前《七律二首·送瘟神》篇“六億神州盡舜堯”句注文。堪笑止,可笑。止,古漢語語助詞,無實義。這句喻言赫魯曉夫集團及其追隨者為帝國主義者效勞,起勁攻擊我中國共產(chǎn)黨,實在可發(fā)一哂。
〔泥牛句〕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八《潭州龍山和尚》篇載:“洞山又問和尚:‘見個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師曰:‘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元尹廷高《送無外僧弟歸奉廬墓》詩曰:“泥牛入海無消息。”這里借用其語以喻言世界上的反革命勢力好似泥塑之牛,一旦陷入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便會化為烏有。
〔迎東風(fēng)句〕這是倒裝句,正常語序是“革命紅旗迎東風(fēng)展”。
〔乾坤赤〕乾坤,天地。
【鑒賞】
本世紀(jì)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世界局勢動蕩,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思想分歧不斷加劇、激化。以赫魯曉夫為首的前蘇共領(lǐng)導(dǎo)集團在對外關(guān)系上奉行霸權(quán)主義,熱衷于同美帝國主義做政治買賣,而對堅持原則的中國共產(chǎn)黨采用陰謀手段,發(fā)動突然襲擊,并將蘇中兩黨的分歧擴大到國家關(guān)系方面。他們撕毀合同,撤走專家,斷絕援助,挑起邊界糾紛,妄圖通過政治和經(jīng)濟的巨大壓力,迫使中國共產(chǎn)黨放棄原則立場,順從其大國沙文主義的意志。“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面對來自西伯利亞的滾滾“寒流”和“亂云飛渡”、“萬花紛謝”的嚴峻形勢,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chǎn)黨高舉馬列主義旗幟,同國際上的反共、反華、反社會主義的逆流進行了毫不妥協(xié)的堅決斗爭。這首《滿江紅》詞寫于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那一場大規(guī)模公開論戰(zhàn)的開始之時,通篇閃耀著馬列主義的真理光輝,回蕩著《國際歌》莊嚴激越的旋律。
詞以“小小寰球”啟筆,氣勢恢宏,境界壯闊。在浩瀚無垠的茫茫宇宙中,地球不過是一個小而又小的行星而已。這種化大為小的空間壓縮,顯示了作者在青年時代就具有的“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梯米”(《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的雄偉氣魄和包容日月星辰的寥廓胸懷。寰球尚且“小小”,那么幾只碰壁的蒼蠅就更其渺小,微不足道。作者將國際上那些猖狂反華,群聚起哄的丑類視作嗜腥逐臭、見縫下蛆的蒼蠅,其鄙夷、輕蔑、厭惡、嘲諷之情已溢于言表;將“蒼蠅”數(shù)量縮小為“幾個”,以狀其虛張聲勢、極其孤立的處境;而“碰壁”二字,既喻其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蠢舉,又隱括其必然敗亡的命運,可謂亦莊亦諧,涉筆成趣。作者似立于天宇蒼穹,俯視塵寰,以沉穩(wěn)、傲岸、泰然的態(tài)度姑且作冷眼觀,且看“蒼蠅”如何動彈,如何表演,成何氣候。“嗡嗡叫”三句承“碰壁”而來,以聲寫神,以聽覺形象充實視覺形象,生動地描畫出那些“蒼蠅”們喧囂起哄,聲嘶力竭,卻屢屢碰壁,斷股折翼,窮途末路,向隅哭泣的無奈之狀。
“螞蟻”兩句仍以夸張和比喻的手法,化用典故,“據(jù)事以類義”(劉勰《文心雕龍·事類》),引申發(fā)揮,勾勒霸權(quán)主義者可鄙、可憎、可厭、可笑的丑態(tài)。前一句典出唐人李公佐所撰《南柯太守傳》,故事的本意是希望那些竊踞高位者引以為戒,“幸以南柯為偶然,無以名位驕于天壤間”。毛澤東則借以諷刺赫魯曉夫們依仗其大黨大國的地位,自吹自擂,為所欲為,頑固推行大國沙文主義,打著少數(shù)超級大國首腦主宰世界命運的如意算盤,不過是蟄身蟻穴中做著一廂情愿且倏忽短暫的南柯夢而已,其下場也必將如“大槐安國”里的螞蟻一樣,終被世界革命的暴風(fēng)雨所吞沒。“蚍蜉”句則化用唐人韓愈詩句,賦予新意,嘲笑國際反華勢力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社會主義中國的種種誹謗、中傷、詆毀、訛詐,都如蚍蜉想搖撼參天大樹一樣不自量力,愚妄可笑,枉費心機。
蒼蠅、螞蟻、蚍蜉們雖也曾猖獗一時,奈何秋風(fēng)已起,枯葉飄飛,“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蟲彖們氣數(shù)已盡,末日將臨。“正西風(fēng)落葉下長安”,又化用唐詩以渲染霸權(quán)主義者們蕭條凄涼的處境。而這時,我方聲討他們的響箭正發(fā)出呼嘯。“飛鳴鏑”三字,簡括遒勁,聲容并茂,寫出我方反擊赫魯曉夫集團的批判文章如響箭般風(fēng)馳電掣、騰空疾飛、銳不可當(dāng)?shù)牧鑵栔畡荩瑫r也為詞的過片作了有力的鋪墊。
換頭后六句,承上結(jié)“飛鳴鏑”的意脈,一氣貫通,節(jié)奏一反上片的從容舒緩,變得緊湊急促。“旋轉(zhuǎn)還憑革命功”(葉劍英《七律·遠望》)。作者站在歷史、時代和宇宙的高度看待這場論戰(zhàn),通過急速變化的時空實像的交互映襯,表現(xiàn)出一種力挽狂瀾的膽魄、一種義無反顧的決斷、一種激昂奮厲的斗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四個整齊的三字短句,筆力雄悍,似鐵板銅琶,促節(jié)鏗鏘;如黃鐘大呂,巨聲鏜瑯;讀來直有星駛雷奔的氣概。“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則點明進行這場論戰(zhàn)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難關(guān)須突破,詭辯怕公評”(謝覺哉《北戴河海濱》詩)。事關(guān)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勢在必爭,刻不容緩,不能坐待歷史作出結(jié)論,而必須積極主動地迎接挑戰(zhàn),爭取時間,以加速世界革命的歷史進程。“我們正處于世界革命的一個新的偉大的時代。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風(fēng)暴,定將給整個舊世界以決定性的摧毀性的打擊”(毛澤東《致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五次代表大會的賀電》)。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fēng)雷激”一聯(lián)正是對當(dāng)時世界革命形勢的藝術(shù)概括和樂觀展望。這兩句對仗工穩(wěn),自然渾成,境界壯闊,氣勢磅礴。作者大匠運斤,匯天地海陸、云水風(fēng)雷于筆下,形成排山倒海、雷霆萬鈞之力,動人心魄、令人鼓舞、催人奮起。至此,詞情已被推到了最高潮,終于引發(fā)出高亢激越、斬釘截鐵的誓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這里的“一切害人蟲”與《國際歌》中所說的“那些毒蛇猛獸”是同義語,“一旦把它們消滅干凈,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首詞自始至終貫穿著反帝反霸、捍衛(wèi)馬列主義和無產(chǎn)階級國際主義的思想意志。上片多用典故,對霸權(quán)主義者的反華行徑予以嘲諷、揭露和鞭撻,筆調(diào)冷峻而不乏諧謔;下片則“高吟肺腑走風(fēng)雷”,融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熱情歌頌風(fēng)起云涌的世界革命,風(fēng)格雄渾壯偉。上下片渾然一體,形成大開大合、相摩相蕩、波瀾起伏的藝術(shù)特點,表現(xiàn)出一種至大至剛的氣概之美。無論從內(nèi)容上看,還是從藝術(shù)上講,她都稱得上是毛澤東詩詞的巔峰之作。
上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游仙之路》
下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熔古鑠今·起落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