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郊
松柏死不變, 千年色青青。
志士貧更堅, 守道無異營。
每彈瀟湘瑟, 獨抱風波聲。
中有失意吟, 知者淚滿纓。
何以報知音, 永存堅與貞。
〔瀟湘瑟〕瑟,古樂器,形似古琴,以桐木制成,長八尺一寸(古制),五十弦;相傳黃帝改為二十五弦。古有黃帝使秦女鼓瑟之說。瀟湘瑟,其名來歷不詳。或為詩人孟郊借瀟湘帝子所鼓之瑟稱之。
這是一首與友人贈答的五言古詩,全詩抒發(fā)了詩人失意的悲涼,也抒發(fā)了詩人雖然失意,但不失“堅與貞”節(jié)操的志向。全詩共五聯(lián),第一聯(lián)用松柏不改其“青青之色”起興,并以此相喻來引發(fā)第二聯(lián),寫貧士志堅,恪守人生準則,不改其道,不為他圖。這一比興為志士守節(jié)增添了莊嚴的色彩。第三聯(lián)寫?yīng)毶破渖?,與風波為伴的清貧境遇,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富有詩意的山林隱士圖。詩人獨自撫琴瑟于山林之中,周圍松濤陣陣,風波颯颯與瑟音相唱和,風清瑟涼,楚楚感人。第四聯(lián)寫知音,瀟湘瑟里、風波聲中有失意的悲涼,只有知音才能聽到,感受到,并為之感動下淚。這一聯(lián)沒有明寫,實際是與郭郎中對話,郭便是詩人心中的知音。第五聯(lián)以激動的聲調(diào)呼出“永存堅與貞”這樣的志向,以此報謝知音之恩、知音之情。孟郊是一介貧士,與友表心,不重物而重情,更顯露出清貧高雅之風。
這首五言古詩簡樸、通脫,以白描手法抒寫胸臆,頗有漢魏之風,與唐盛行的講求音韻華麗的時風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是孟郊詩的基本風格。孟一生坎坷、清寒,詩中也多寫其悲苦之情,人稱其詩為“寒詩”,與大詩人賈島并稱“郊寒島瘦”。蘇軾贊美孟郊的詩為“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十分形象地概括了孟詩自然、悲苦的風格。孟一生多次取仕不第,為此寫了不少傷心落淚詩,他四十六歲中進士,心情為之振奮,當時寫了一首十分明快喜悅的詩:“昔日齷齪不足嗟,今朝曠蕩思無涯。青春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引自《歷代詩話》)此詩可謂是孟郊“寒詩”的變格。
上一篇:《百一詩·魏·應(yīng)璩》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西江月 遣興·宋·辛棄疾》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