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傳奇編·王錂·尋親記(第二十一出剖面)
開封府封丘縣儒生周羽,家貧如洗,與妻郭氏,饑寒共守,艱難度日。黃河水決,官差派他修筑河堤。他身瘦力單,只好向張員外家借錢雇人頂替。張員外見周娘子十分美貌,遂起不良之心,借她兩錠銀子,卻在借據上填成二十錠,利息加倍,想折周羽之妻。周羽不許,張惱羞成怒,又設毒計,派馬夫宋清殺死黃德,移尸周家,栽贓陷害,然后慫恿黃家誣告周羽挾仇殺人。封丘縣宰,昏暗不明,判周羽殺人死罪。新任太守,途經封丘,郭氏攔轎喊冤。經過重新審理,免去周羽死刑,遠配廣南。其時,郭氏懷孕,臨別,周羽為遺腹子取名瑞隆,托妻教養,以報父仇。張員外又起謀害之心,收買解差,途中打死周羽。未料解差醒悟,放走周羽。其妻郭氏,遺腹子問世,剛過滿月,張員外即來逼婚。為保貞節,郭氏鋼刀剖面,毀壞花容。嗣后,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周子長大,考中進士,授吳縣縣尹,他棄官尋父,走遍天涯。終于客店相遇,父子相認。這時,新任開封府尹范仲淹,查清張員外劣跡,嚴加懲辦。并稟奏朝廷,褒獎周羽一家。
【繞地游】 (旦上)冤家亂道,心事多奸狡,逼婚姻強來鬧吵。寧甘死誓,不同偕老。
象為牙而身喪,翠為羽而體分。奴家只為一貌,被張敏起不仁之心,害我丈夫性命,豈有再嫁之理? 為因懷著孩兒,只得佯言詐許。我尋思起來,曾聞烈女有斷臂剔目,以守貞節,奴家豈惜一貌,玷辱此身? 他今日若來,只得毀壞花容,絕他狂妄之念。天呵! 只為奴家,害得家破人亡,可知道貴妃亡國,綠珠敗家。
【集賢賓】 臨鸞任取紅臉消,管什么粉悴脂憔,斷送我兒夫,只為奴一貌。配千里,只為秋水多嬌。魂消夢杳,隔萬山,只為眉山生得恁巧。人去遠,眼中人,只為鏡中人好。
【鶯啼序】荊釵裙布,還有甚妖嬈? 張敏! 忍把我一家都壞了。可知道壞唐朝貴妃艷冶,石季倫為綠珠嬌巧難描,那毛延壽故畫了漢昭君,未為錯了。
【啄木兒】 若得容顏破,節義高,身體發膚何足道? 奴若要青史名標,少不得血污鋼刀。便做受之父母難全孝,自知早被嬋娟誤,卻不道承恩不在貌。
【普賢歌】 (凈末眾上) 洞房花燭瑞香浮,今日乘龍結鳳儔。花貌正嬌羞,及早下妝樓,勝似廣寒孤眠虛度秋。
(凈分付介。末報介。凈) 娘子拜揖! (旦) 員外,今日到我寡婦之門何干? (丑掌禮科。凈) 家中筵席完備,請娘子回家做親。(旦) 員外宅上少什么金釵十二,娶寒家貧賤之婦? (凈)家下雖有幾個賤內,怎如得娘子一貌如花? (旦) 原來只為奴家一貌,故見如此。正是: 漆為有用膚裂,龜因殼勝刳腸。只為奴家一貌,平地生波。員外少待,我開鏡梳妝,才好上轎去。(凈) 不須梳洗,帶孝也倒俏。(旦對鏡介) 今日只見我的面皮,不見丈夫之面,卻不痛殺我也!
【黃鶯兒】 開鏡使人愁,舊日容顏消瘦了。鏡臺,我多時不見你! 只為鸞孤羞把菱花照。面皮,面皮! 只因窈窕。(凈)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丑科,旦) 招人鬧吵,使奴家失業無依靠。若不為兒曹,一身拼死,我將這段妖嬈呵,都喪在蓬蒿。(丑) 銀臺熒燭月光高,嘹亮笙歌繞畫梁。畫鼓輕敲龍笛響,新人移步出蘭房。(丑科。旦)
【前腔】擔擱度年少,擔擱添煩惱。面皮禍根芽,做出災不小。原來你誤我,如今有何難處,將伊壞了,免得此身落在他圈套。(凈) 等久了,好心焦。(旦) 你且免心焦。(凈) 真個如花似月。(旦) 漫道如花似月,管教月缺與花飄! (丑) 蓬萊仙子試梳妝,蓮步徐徐出畫堂。前唱后隨夫婦禮,笙歌合奏鳳求凰。(丑科。旦)
【尾聲】 傷心提起這鋼刀,要全身,難全美貌。張員外你放心前去。(凈科。旦) 將一段禍根苗,與君斷送了。(剖面介,眾下介。凈)【念佛子】 潑賤下,忒執拗! 口欠食,身上無衣。我憐伊美貌,欲做夫妻。你無知把面皮剖破,看滿身鮮血淋漓。自傷殘貌美,空費我心機。
【前腔】 (旦) 畜類奸謀輩,為富不仁不義。論他弓莫挽,他馬莫騎。我自思家貧貌美,陷我夫身喪溝渠,有何顏中伊毒計?
【前腔】 (凈) 貧窮輩,太無知! 買柴如束桂,有朝餐,沒夜食,你守節成何濟? (旦) 我守節貞潔如冰,不比你畜類之輩,肯重偕犬羊為婿。
【前腔】 (凈) 太不是,太不是,不肯重婚配,毀壞花容,再作區處! (旦) 更言癡,更言癡,少什么人家女?誓不將身來輕棄,請出去! 請出去! 論疾風暴雨,不入寡婦門兒。
毀貌太無情,心中忿不平。
相逢不下馬,各自奔前程。
(凈末下,旦吊場,嘆介)
【鎖南枝】張員外太不仁,無端把我夫喪身。逼奴強為婚,寧死不依允。今割破,兩放心。待兒長成,說與報冤恨!
剖破花容真可悲,冤家從此兩分離。
從今不染干紅色,免被旁人講是非。
貴妃: 即楊玉環,唐玄宗的寵妃。綠珠: 西晉石崇的愛妾。她“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石崇不許,秀怒,乃勸趙王倫誅之。石崇被逮時,曾對綠珠說:“我今為爾得罪。” 荊釵裙布: 即“荊釵布裙”。荊釵,指用荊枝作釵; 布裙,指以粗布為裙。言其服飾樸素。
《尋親記》原為南戲劇本,后經明人不斷改訂。今存明萬歷間金陵富春堂劇本,由王錂所改編。全劇三十四出,情真境苦,故事動人,結構曲折,線索分明。劇本通過“張員外為富不仁,周維翰因妻陷身,背生兒棄官尋父,守節婦教子尋親”等主要內容的生動描寫,盡情歌頌了節婦孝子,有力地鞭撻了富豪勢要,在暴露社會黑暗的同時,對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和不幸命運,也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從表達主題的需要出發,作者在劇本中精心塑造了周羽之妻郭氏這個人物。她“早相夫而同受甘苦,夫遭陷而奮不顧身。勢逼臨危,毀容以全節; 課書教子,棄職而尋親”,不僅是一位賢妻良母的形象,而且是一個節婦烈女的藝術典型。這是作者用封建道德和倫理綱常塑造出來的閨中鴻范。《剖面》這出戲,就是劇本中刻畫郭氏剛烈性格的極為精采的部分。它逼真而生動地描寫了郭氏“勢逼臨危,毀容以全節”的詳細過程,把全劇情節推向了高潮。
土豪惡霸張敏聽說周羽已被途中打死,強占郭氏的心情更加迫切。他既獻芹,又送物,甚至親自登門逼婚。張周兩家的矛盾發展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問題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對于這場嚴峻的斗爭,郭氏是早有思想準備的。她的態度明朗而堅決:“寧甘死誓,不同偕老”,“豈惜一貌,玷辱此身”?從“貴妃亡國、綠珠敗家”的血的教訓中,她認識到一切罪惡的淵藪,就是自己的美貌,為此害得她家破人亡:“斷送我兒夫,只為奴一貌。配千里,只為秋水多嬌。魂消夢杳,隔萬山,只為眉山生得恁巧。人去遠,眼中人,只為鏡中人好。”(【集賢賓】) 看來要全身,就難全美貌。于是,經過一番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爭。她決定采取斷然措施。在 【啄木兒】 一曲中: 表白了她當時復雜的心曲。只要“節義高”,能夠“青史名標”,任何高昂的代價她也愿意付出。當張敏這個“亂道”的“冤家”如醉如癡地正做著“洞房花燭瑞香浮,今日乘龍結鳳儔”的郎君美夢時,這位“貞節烈女”義無反顧地提起鋼刀毀壞了花容,”將一段禍根苗,與君斷送了”,“免得此身落在他圈套”。這是她在當時的認識和處境下所做出的最強有力的反抗。至此,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境界升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連張敏之妻也深為她的行為所感動,連連稱贊她是“貞烈賢女,凜似秋霜清似水”,充分揭示出她凜然難犯,嚴如秋霜,潔似清水的崇高品質。盡管張敏對她的做法很不理解,挖苦她:“貧窮輩,太無知,買柴如束桂,有朝餐,沒夜食,你守節成何濟?”她卻理直氣壯地予以駁斥:“我守節貞潔如冰,不比你畜類之輩,肯重偕犬羊為婿。”其高風亮節,實在堪為幗國楷模。受封“貞潔宜人”,郭氏當之無愧。
從全劇的情節發展來看,可以說沒有 《剖面》,就不會有 《訓子》、《應試》,更不會有《懲惡》和《完聚》。正因為有守節婦鋼刀剖面,才會有背生兒棄官尋親。
劇本在刻畫人物時,運用的突出手法是對比。作品中塑造的幾組人物,幾乎全部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張敏與郭氏,是淫棍與貞婦的對比。封丘縣宰與開封知府,是污吏與清官的對比。林公子與周瑞隆,是紈褲子弟與寒門才子的對比。張員外與李員外,是仇敵與恩人的對比。宋清與張文,是死心塌地的走狗與誤入迷途的解差的對比。就是周羽夫婦和張敏夫妻,也無不形成多種對比。周羽是懦弱的寒儒,郭氏是剛強的賢女; 張敏為人心毒手辣,院君處事菩薩心腸。這種對比手法的運用,使劇中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每個人物,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尋親記》的語言運用也是頗有特色的。不論是曲詞還是賓白,都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充滿生活理趣,耐人尋味,發人深思。
《剖面》 中郭氏從自己的貌美招禍,想到“象為牙而身喪,翠為羽而體分”;“漆為有用膚裂,龜因殼勝刳腸”。聯想得體,意味深長。
《遙奠》 中郭氏的 【鷓鴣天】 一段唱,更是悲切動人:“夫配邊城已喪身,孤魂無主我無親; 可憐漠漠沙場鬼,猶是深閨夢里人。啼哽咽,淚交加,賤妾腸千結,良人天一涯。滿擬終身同白首,爭知撒手臥黃沙?風瀟瀟,雨漠漠,魂飛障海頭,骨冷蠻山角。從此王孫夢不歸,斷腸芳草年年綠。”萬縷愁思,一片真情,讀之,令人回腸蕩氣。
《誚夫》 中張敏之妻所唱的 【駐云飛】,又別具風格:“將我胡瞞,卻被旁人作話傳。不肯聽奴諫,剖壞佳人面。嗏! 只指望夢巫山,卻被雨后云散。花本無心,蜂蝶空飛倦。倒不如紙帳梅花獨自眠。早難道心堅石也穿?“諷刺尖刻,寓意豐富,表現了劇作者駕馭語言的純熟技巧。
應當引起注意的是,《尋親記》 中心思想畢竟旨在提倡封建道德,表彰節婦孝子,因而,字里行間難免空洞的說教。加之,作者有意無意所宣揚的因果報應,致使作品包含了不少消極因素,需要批判吸收。
上一篇:古典名劇·琵琶記·寺中遺像
下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孔尚任·小忽雷(第三十二出秋宮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