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李直夫《便宜行事虎頭牌》原文與翻譯、賞析
【攪箏琶】 咱須是關(guān)親意,也索要顧兵機(jī)。官里著你戶列簪纓,著你門排畫戟,可怎生不交戰(zhàn),不迎敵,吃的個醉如泥。情知你便是快行兵姜太公、齊管仲、越范蠡、漢張良,可也管著些甚的?枉了你哭哭啼啼。
【胡十八】 他則待殢酒食,可便戀聲妓,他那里肯道把隘口退強(qiáng)賊,每日則是吹笛擂鼓做筵席。(老旦云)你叔叔老了也。(正末唱) 他恰才便六十。他比那伐紂的姜太公,尚兀自還少他二十歲。
【慶宣和】 則這斷事處,誰教你可便來這里?這訟廳上可便使不著你那家有賢妻。你這個關(guān)節(jié)兒常好道來的疾。(云)茶茶,你若不回去呵,(唱) 可都枉擘破咱這面皮,面皮。
【步步嬌】 則你這大小屬官,都在這廳階下跪,暢好是一個個無廉恥。他是叔父我是侄,道底來火須不熱如灰,你是必再休提。你可便先看取他這個傍州例。
【潔美酒】 則見他做樣勢,笑吟吟的強(qiáng)支對。他那里口口聲聲道是饒過,只我這里尋思了一會,這公事豈容易!
【太平令】 我將他幾番家叱退,他苦央及兩次三回。則管里指官畫吏,不住的叫天吖地。(帶云) 狗兒,(唱) 你可向這里,問,你莫不待替吃。我先拷的你,拷的你腰截粉碎。
【雁兒落】 你暢好是腕頭有氣力,我身上無些意。可不道廚中有熱人,我共他心下無仇氣。
【得勝令】 打的來一棍子一刀錐,一下起一層皮。他去那血泊里難禁忍,則著俺校椅上怎坐實。他失誤了軍期,難道他沒罪誰擔(dān)罪。大打到三十,赤瓦不剌海,你也忒官不威牙爪威。
【鴛鴦煞】 你則合眠霜臥雪驅(qū)兵隊,披星帶月排戈戟。你也曾對咱盟咒再不貪杯,唱道索記前言,休貽后悔。誰著你旦暮朝夕,嘗吃的來醺醺醉,到今日待怨他誰。這都是你那戀酒迷歌上落得的。
這個雜劇很有特色,是女真族作家寫女真人事,劇中用了些當(dāng)時女真或蒙古人的曲調(diào),如【阿那忽】、【也不羅】、【忽都白】 等,其音樂當(dāng)另有韻味。所演故事?lián)瘟伎 肚摗费裕?“是武元皇帝事。金武元皇帝 (即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未正位時,其叔餞之出鎮(zhèn)。” 不知他有何根據(jù)。故事是說女真鎮(zhèn)守夾山口子將領(lǐng)山壽馬,因戰(zhàn)功卓著,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賜雙虎符金牌,許便宜行事。其原所持守夾山口子的素金牌,可給予手下有功之人。恰逢把他養(yǎng)育成人的叔父銀住馬前來探望,一心要得到鎮(zhèn)守夾山口子千戶之職。山壽馬就把這面素金牌給了他,并再三叮囑,不可飲酒誤事。銀住馬嗜酒成性,因酒醉失了夾山口子,所幸后又率兵奪回。山壽馬知道后,派差人勾傳,銀住馬又在醉中打了勾差。被擒至山壽馬處以后,以嗜酒失陷、聞令不從等罪,按律當(dāng)斬。因已將失地奪回,可將功折罪,但不服勾調(diào),打了勾差,按律也應(yīng)杖一百。雖有其嬸、其妻及眾屬官為銀住馬求情,山壽馬不徇私情,堅持用刑,由都管狗兒替打六十后,責(zé)打叔父四十。事后,山壽馬帶了羊酒,為叔父暖痛,并說明法律無私,銀住馬悟出其中道理,叔侄和好。
這里所選是第三折中九曲,這是全劇主旨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全劇之高潮。山壽馬面對犯了軍法的叔叔銀住馬,是徇私情還是執(zhí)軍法,這是一個非常嚴(yán)肅的課題,開始時,山壽馬并不知叔父已經(jīng)收回失地,要執(zhí)法便是處死。銀住馬是把他抬舉大的情同生父的叔叔,如果殺了他,于情何忍? 有道是軍令如山,不同于民法,如果徇私情,作為一個高級將領(lǐng),公然枉法,以后如何執(zhí)法? 如何領(lǐng)軍? 如何面對屬下官兵?究竟如何選擇,這是考驗一個人的道德的原則問題,是大公無私,還是徇小私——他是兵馬大元帥,有這個權(quán)力可以決定賞罰——就要看他把什么放在首位了。山壽馬毅然大義滅親,要執(zhí)行軍法,說明他在道德品質(zhì)上實現(xiàn)了一種超越。【攪箏琶】 第一、二句就說: “咱須是關(guān)親意,也索要顧兵機(jī)。” 這就是把 “公” 放在“私” 之上。以下便義正詞嚴(yán)地斥責(zé)叔父貪杯好酒,卻 “不交戰(zhàn),不迎敵”,辜負(fù)了“官里” (指皇帝) 給他 “戶列簪纓”,“門排畫戟” 的富貴榮耀。他列舉了古代著名軍事家,是為了諷刺他什么也不管,說你便是像姜太公、管仲那樣有能耐,總也得做些事情啊! 到現(xiàn)在哭哭啼啼有什么用? 也就是說,他不肯原諒叔父。
正因為 “關(guān)親意”,有這樣一層親密的關(guān)系,銀住馬不但動員了自己的夫人,即山壽馬的嬸娘,還把侄兒媳婦茶茶搬出來為他求情。嬸娘求他看在從小撫育他長大的分上,免叔父死罪,還說銀住馬年老了。山壽馬說老不是理由,他比姜太公伐紂時還小二十。嬸嬸求情不中,由山壽馬的妻子茶茶求情。山壽馬對妻子就不客氣了,嚴(yán)厲斥責(zé)說: “這訟廳上可便使不著你那家有賢妻”,還說若不回去,“可都枉擘破咱這面皮,面皮!” 親情不足以動搖其執(zhí)行軍法的決心,只好由眾屬官來求情。照理說,這是山壽馬下臺階,饒了叔父的機(jī)會,誰知卻更引發(fā)他的怒火,“他是叔父我是侄”,難道火不比灰熱嗎?何勞眾人求情! 還警告說你們?nèi)粲羞^錯,就看一看他的例子吧!
從戲劇角度來看,這折戲是很成功的,他把戲劇矛盾一波一波地推向高潮,而從言辭來看,隨著求情人的身份不同,也一曲比一曲更嚴(yán)厲,似乎到了非殺不可,絕無挽回余地。突然,峰回路轉(zhuǎn),經(jīng)歷官明白起來了,他問清銀住馬已逐走敵人,將被奪人口牛羊追回,趕緊稟過山壽馬,得以免去死罪,改為杖一百,戲劇矛盾驟然緩和。銀住馬老了,性命交關(guān)時刻,居然糊涂得沒想起自己已經(jīng) “戴罪立功”了。這是作者賣的一個“關(guān)子”,非要把矛盾推向最高峰,把觀眾的胃口吊起來,達(dá)到最好的戲劇效果不可。矛盾雖然緩和,問題并沒有解決,叔叔年老,顯然受不了一百杖。怎么辦?作者這時改用喜劇手法,引出一個丑角——狗兒,輕輕松松把事情擺平了。狗兒是山壽馬喜愛的都管,若沒有他,就 “不吃茶飯”。銀住馬把他請出來,求他去說情。狗兒爽快地答應(yīng)了,他百般作態(tài),花言巧語,【沽美酒】、【太平令】 兩曲形容得很生動: “則見他做樣式, 笑吟吟的強(qiáng)支對。 他那里口口聲聲道是饒過”。山壽馬幾次三番將他叱退,狗兒恃寵,“他苦央及兩次三回”還 “不住的叫天吖地”。這時,山壽馬靈光一閃,想出讓狗兒替打的法子。狗兒果然仗義,替打了六十,捧著屁股跌了出來。這就把銀住馬的刑罰減了一大半,也把山壽馬的心事減輕了一大半。
大元帥雖然堅持原則,卻并非是個無情之輩,真的對親人動刑時,心中實是老大不忍。【雁兒落】 與 【得勝令】 兩曲對山壽馬的顧惜叔父之情,作了恰當(dāng)?shù)拿枋觯Z雖無多,情卻深沉。“你暢好” 句是寫他心中暗暗埋怨用刑人 “腕頭有力氣”,打得太重。“廚中有熱人” 句暗示親近的關(guān)系。“打得來一棍子一刀錐,一下起一層皮。” 既寫刑罰之慘酷,又寫出他心中的感受與震動; “則著俺校椅上怎坐實”,更進(jìn)一步描寫他坐立不安的樣子,這些都是親情的自然流露。至此,戲劇氣氛又從喜劇的輕松,轉(zhuǎn)換到曲折的心理和情感的深沉上來,形成又一個戲劇高潮。應(yīng)該說,這個時候,山壽馬的性格才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表述——他既是個秉公執(zhí)法的元帥,也是個有情有義的侄子。整出戲有張有弛,戲劇節(jié)奏掌握得恰如其分,這可以看出作家的戲劇才能和功底。
明何良俊 《曲論》 曾稱贊 《虎頭牌》 第二折中 【落梅風(fēng)】: “抹得瓶口兒凈,斟得盞面兒圓。望著碧天邊太陽澆奠,只俺這女真人無甚么別咒愿,則愿我兄弟們早能夠相見”,說“此等詞情真意切,正當(dāng)行家也”。這個評語也適合第三折的曲文。不重藻飾,而是情感的真切闡寫; 率直的語言,卻能寫出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這是李直夫的語言特色,也許,這是女真人樸實真率性格所形成的文風(fēng)。
上一篇:《臨江驛瀟湘夜雨》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劉玄德三顧草廬記》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