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漢卿溫太真玉鏡臺(第三折)作品賞析
(正末引贊禮鼓樂上①。) (贊禮唱科,詩云: ) 一枝花插滿庭芳,燭影搖紅晝錦堂。滴滴金杯雙勸酒,聲聲慢唱賀新郎。請新人出廳行禮! (梅香同官媒擁旦上②。)(正末唱: )
〔中呂粉蝶兒〕怕不動的鼓樂聲齊,若是女孩兒不諧魚水,我自拖拽③。這一場出丑揚疾,安排下佯小心、粧大膽,丹方一味: 他若是皺著雙眉,我則索牙前告他一會。
(云: ) 媒婆,你遮我一遮,我試看咱。(官媒云: ) 我遮著你看。(正末做看科。)(旦云: ) 這老子好是無禮也! (正末唱: )
〔紅繡鞋〕則見他無發(fā)付氳氳惡氣④,急節(jié)里不能夠步步相隨。我那五言詩作上天梯,首榜上標(biāo)了名姓,當(dāng)?shù)钕旅摿税滓拢褚构芏捶恐凶チ嗣嫫ぁ?br>
(云: ) 媒人,待咱大了膽過去來。(唱: )〔迎仙客〕 到這里論甚使數(shù)⑤,問甚官媒? 緊逐定一團兒,休廝離。和他守何親,等甚喜? 一發(fā)的走到跟底,大家吃一會沒滋味⑥。
(旦云:) 兀那老子! 若近前來我抓了你那臉! 教他外邊去!媒婆,你來,我和你說。這老子當(dāng)初來時節(jié),俺母親教 “小姐拜哥哥” ,他曾受我的禮來。(官媒云: ) 學(xué)士,小姐說,起初時他曾拜你做哥哥,你受過他禮來。(正末云: ) 我那里受他禮來?你與小姐說去。(官媒云: ) 小姐,學(xué)士說,那里受你禮來? (旦云: ) 在俺先父銀栲栳圈交椅上坐著,受我的禮來。(官媒云: ) 小姐說,學(xué)士在他老相公栲栳圈銀交椅上受他禮來。(正末唱: )
〔醉高歌〕 我則見他姿姿媚媚容儀,我?guī)自€(wěn)穩(wěn)安安坐地⑦? 向傍邊踢開一把銀交椅,我則是靠著箇栲栳圈站立。
(旦云: ) 媒婆,你來,他又受我的禮來。(官媒云) 學(xué)士,小姐說,你又受他的禮來。(正末云: ) 我那里又受他禮來? (官媒云) 小姐,學(xué)士說,他那里又受你的禮來? (旦云: ) 這老子! 俺母親著我彈琴寫字, 他坐在俺先父抱角上,我拜他為師來。(官媒云: ) 學(xué)士,小姐說,彈琴寫字,拜你為師,你在老相公抱角床上受他禮來。
〔醉春風(fēng)〕我坐著窄窄半邊床,受了他怯怯兩拜禮; 我這里磕頭禮拜卻還席,刬地須還了你⑧。你便得些歡娛,便談些好話,卻有那般福氣。
(旦云: )你說與他去,我在正堂中做卝房,教他再休想到我根前。若是他來時節(jié),我抓了他那老臉皮,看他好做得人! (官媒云: ) 學(xué)士,小姐說來, 他在正堂中做卝房,教你休想到他根前。若是你來時節(jié),他抓了你老臉皮,教你做人不得。(正末唱: )
〔紅繡鞋〕 正堂里夫人寢睡,小官在書房中依舊孤恓,遮莫待盡世兒不能勾到他這羅幃⑨。人都道劉氏女被溫嶠娶為妻,落得個虛名兒則是美。
(云: )將酒來,我與小姐把盞咱。(正末把酒科。) (旦云: )我不吃! (官媒云: )小姐接酒: (正末唱: )
〔普天樂〕初相見,玉堂中常想在天宮內(nèi),則索向空間偷覷,怎生敢整頓觀窺⑩。得如今伏侍他,情愿待為奴婢。廚房中水陸烹炮珍羞味,箱柜內(nèi)無限錦繡珠翠。。但能夠與你插戴些首飾,執(zhí)料些飲食,則這的我早福共天齊。
(旦做瀽酒科(11),云:) 我不吃!(正末唱: )〔滿庭芳〕量這些值個甚的。忒斟得金盃瀲滟(12),因此上把宮錦淋漓。大人家展污了何須計,只要你溫夫人略肯心回,便瀽到一兩甕香醪在地,澆到百十箇公服朝衣。今夜里我早知他來意,酒淹得袖濕,幾時花壓帽檐低(13)。
(官媒云: )這小姐則管不就親,做的個違宣抗敕呢! (正末云: )媒婆,休說這般話! (唱: )
〔上小樓〕休題著違宣抗敕,越逗的他煩天惱地。你則說遲了燕爾,過了新婚,誤了時刻。你說領(lǐng)著省事、掌著軍權(quán)、居著高位,又道會親處倚官挾勢。
(云: ) 我則索哀告你箇媒婆做箇方便者。(做跪科。) (官媒云: ) 學(xué)士,你為何在老身根前下禮? (正末唱: )
〔幺篇〕 我求灶頭不如告灶尾。為甚我今日媒人根前做小伏低? 教他款慢里勸諫的俺夫妻和會。兀的是羅幃中用人之際。
(官媒云: ) 天色明了也。學(xué)士,你先往衙門中去,我自夫人根前回話去也。(下。)(正末云: )夫人,你的心事我已知道了,你聽我說。(唱: )
〔耍孩兒〕你少年心想念著風(fēng)流配。我老則老,爭多的幾歲(14)? 不知我心中常印著個不相宜,索將你百縱千隨。你便不歡欣,我則滿面兒相陪笑; 你便要打罵,我也渾身兒都是喜。我把你看承的,看承的家宅土地,本命神祗(15)。
〔四煞〕 論長安富貴家,怕青春予弟稀(16)? 有多少千金嬌艷為妻室。這廝每黃昏鸞鳳成雙宿,清曉鴛鴦各自飛。那里有半點兒真實意? 把你似糞堆般看待,泥土般拋擲。
〔三煞〕 你攢著眉熬夜闌,側(cè)著耳聽馬嘶。悶心欲睡何曾睡,燈昏錦帳郎何在,香燼金爐人未歸。漸漸的成憔悴。還不到一年半截,他可早兩婦三妻。
〔二煞〕 今日咱守定伊,休道近前使喚丫鬟輩,便有瑤池仙子無心覷,月中嫦娥懶去窺。俺可也別無意,你道因甚的千般懼怕,也只為差了這一分年紀(jì)。
〔煞尾〕 我都得知,都得知,你休執(zhí)迷,休執(zhí)迷。你若別尋的個年少輕狂婿,恐不似我這般十分敬重你。
(同下。)
初讀上面所錄 《玉鏡臺》雜劇第三折,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我們所熟悉的以巧娶表妹聞名的溫嶠,怎么竟演出了一場我們完全不熟悉的娶親故事? 《世說新語·假譎》記載過溫嶠娶婦的故事,說溫嶠假借為姑母物色佳婿之名將表妹娶作自己的續(xù)弦。這位表妹明知受騙,卻十分知趣,于洞房花燭之際,“以手披紗扇,撫掌大笑曰: ‘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 ”從而完成了一段魏晉時代的婚姻佳話。然而,到了關(guān)漢卿手里,一變這種調(diào)謔的氣氛為女主人公誓不茍合的決絕態(tài)度: “兀那老子,若近前來,我抓了你那臉! ”讓溫嶠這老頭子在少女面前討了一場老大的沒趣。這種與歷史故事的本來面目大相徑庭的處理,表明關(guān)漢卿做的是翻案文章,意即一個少女無從接受一個老頭子的愛情。顯然,這樣的處理才符合人際之常情、生活之自然、歷史之真實。所以我們認(rèn)為這個案是翻得對,也是翻得好的。
耐人尋味的是,這一老夫少妻的不相稱的婚配,最后竟又言歸于好,剛剛翻過來的案又翻轉(zhuǎn)了過去。在雜劇的下一折即第四折里,王府尹巧設(shè)水墨宴,邀請與會學(xué)士們當(dāng)場吟詩作賦,哪個作不上來,學(xué)士罰飲酒,其夫人也要罰頭戴草花、墨烏面皮。溫學(xué)士夫人劉倩英為了免遭羞辱,只好央求學(xué)士著意作出好詩。溫嶠趁機以呼之為丈夫相要挾,劉氏只得從命。不管這樣的安排是多么牽強而無稽,終歸是 “嬌姝早則不嫌我老丈夫”,成全了這一老夫少妻的不相稱的婚姻。人們常責(zé)難元人雜劇每到第四折,即如馬致遠(yuǎn)、喬夢符等名家,亦往往如強弩之末,關(guān)漢卿是否也不能脫此窠臼,來個大團圓式的草草收尾呢?不然的話,又怎樣解釋女主人公對溫嶠的態(tài)度,從 “抓了你那臉”到 “愿隨學(xué)士”這樣的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呢?
表面上看來,這種結(jié)尾的安排確實十分牽強,憑著劉氏當(dāng)初那敢于在洞房和新郎撕破臉的剛烈性格,很難設(shè)想她會屈服于什么戴草花、墨烏面皮的玩笑,甚至她根本不會以夫婦的名義與溫嶠一起來赴宴。然而事實是,她不僅隨同溫嶠與會,而且一味地委屈求全,終于盡釋前嫌,接受了老夫少妻的事實。這只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一種是 “強弩之末”,為了結(jié)局的大團圓而不惜扭曲人物性格; 另一種是 “水到渠成”,女主人公的妥協(xié)乃是另有苦衷。我們認(rèn)為只有后者才符合全劇的主旨,也才是關(guān)漢卿創(chuàng)作的真諦。而女主人公之所以妥協(xié),或曰其態(tài)度的根本轉(zhuǎn)變,其契機全在如上所抄錄的第三折之中。
不錯,在這一折戲里,劉倩英與溫嶠誓不茍合,態(tài)度是毫不含胡的。對此,溫嶠本人也并非沒有預(yù)料到,輕一點說,“女孩兒不諧魚水”,說重點,甚至?xí)?“抓了面皮”,鬧一場 “出丑揚疾”,所以,他是心里打著鼓邁進洞房的。洞房花燭本該充滿喜慶歡樂的氣氛,如今卻因為男主角這種特殊的心態(tài),而出現(xiàn)了如臨大敵般的緊張。不過,這位自詡為“正行功名運,正在富貴鄉(xiāng)”,“帽檐相接御樓前,靴蹤不離金階上” (見第一折) 的堂堂翰林學(xué)士卻誠心忍氣吞聲,委屈求全,做好了討?zhàn)埖臏?zhǔn)備:“他若是皺著雙眉,我則索牙床前告他一會。”于是就演出了如下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場面。
新娘劉倩英不準(zhǔn)新郎溫嶠進洞房,聲言若近前來“抓了你那臉” ! 溫嶠便乖乖地呆在門外。
倩英陳述自己的理由,說當(dāng)初與溫嶠曾以兄妹之禮相見,后又行過師生之禮。依封建禮法是再不能成婚的。溫嶠狡賴說,行禮雖有其事,但前者的禮并未實受,后者的禮又及時還過,都不能算數(shù)的。
倩英見說道理不成, 索性將卝床從洞房搬到中堂上來, 決計把沖突公開化。溫嶠毫不在意,倒覥著臉上前把盞敬酒。倩英奪過酒杯就往地上潑,直濺了溫嶠一身。溫嶠非但不惱,反而嘻皮笑臉地來解嘲,說什么只要你回心轉(zhuǎn)意,即或把香醪潑上一甕兩甕、把朝衣濺了十件百件也不介意。豈止如此,他甚至還將官服被染上酒污附會作結(jié)婚的贊禮辭“酒淹衫袖濕,花壓帽檐低”,引為喜慶之兆呢!
倩英的任性,就連一旁的媒人也看不過了,她抬出“奉旨成婚”的金字招牌,要告小姐個“違宣抗敕”。一聽此言,嚇得溫嶠急忙上前捂住媒人的嘴巴,讓她休說這般話,否則,人家又該怪罪咱們“依官挾勢” 了。
就這樣,在劉倩英與溫嶠之間,一個又一個回合地交起手來,一個理直氣壯,一個理虧心虛; 一個硬,一個軟; 一個咄咄相逼,一個步步退讓;一個盛氣凌人,一個做小伏低。矛盾雖然不可調(diào)和,卻又始終激化不起來,此中奧妙全在溫嶠那嘻皮笑臉、委屈求全、逆來順受、以柔克剛的水磨工夫上。誠然,溫嶠的這種行徑完全基于老夫?qū)ι倨薜恼加校蚨橇钊吮梢牡模捎谒憩F(xiàn)出一副無賴相、老天真,卻又令人忍俊不禁。這樣一來,在這老不正經(jīng)的人物身上就被敷上了一層喜劇色彩,顯得那么滑稽可笑。行文及此,不禁想起車爾尼雪夫斯基在 《論崇高與滑稽》 中的這樣一段話:
“只有當(dāng)丑力炫其美的時候,那個時候丑才變成了滑稽。我們應(yīng)該看出這種不成功的妄想,才能發(fā)現(xiàn)不美之為丑,否則,不美就是不美,不能列入美學(xué)的范圍的。” (引自中國戲劇出版社版 《戲劇論叢》1957年第一輯第71頁)
車氏在這里將 “不美” 和 “丑” 解釋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認(rèn)為 “不美”不過是自然形態(tài)的東西,只有 “丑”才具有審美的價值; 并將 “力炫其美”、“不成功的妄想” 作為確認(rèn)具有審美價值的 “丑”的內(nèi)涵。事實也確實如此。癩蛤蟆是人所厭惡的丑物,大概是沒有疑義的。但如果癩蛤蟆想吃天鵝,人們就會對它這不切實際的妄想嗤之以鼻了; 如果它不只想吃,而且還認(rèn)為只有它才配吃、才能吃到,甚至沉醉在天鵝肉美味的品嘗之中,那就變成了十足的滑稽可笑,意即從 “不美”變成了可以列入美學(xué)范圍的 “丑” 。同樣,溫嶠的形象亦復(fù)如此,這位已有一把年紀(jì)的老頭子,通過設(shè)置騙局實現(xiàn)了對妙齡女郎劉倩英的占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溫嶠形象都是 “不美” 的。但它卻偏偏要故作多情,裝出一副懵懵懂懂的老天真模樣,將對方的反目視為對自己的青睞,指斥解作嬌嗔,連羞辱也當(dāng)成新婚的喜兆,真?zhèn)€到了“把屎做糕糜咽” (借自《魯齋郎》劇曲辭) 的無恥地步。這種厚顏覥臉、阿諛逢迎,為了實現(xiàn)他那“不成功的妄想”而不惜卑躬屈膝的行徑,已在形象的本身打上了鮮明的“丑”的印記。
“丑”的印記也意味著作者在處理這一形象時是掌握了嚴(yán)格的分寸的,雖然為著實現(xiàn)其“不成功的妄想”而“力炫其美”,但也僅此而已,即盡管讓它出盡洋相卻并不采取完全否定的態(tài)度。豈止于此,在本折的后半,通過〔耍孩兒〕以下的五支曲辭,竟讓這丑角直抒胸臆,扮演起嚴(yán)肅的正面形象來。
二人之間的幾度交手,都由于溫嶠的一味遷就,而使矛盾不曾激化,這是事實。當(dāng)然,劉倩英也并未因之妥協(xié)。不過,因為她既不肯屈服溫嶠這老頭子的占有,又無力掙脫這種不合理婚配的桎梏,所以,最后只好以拒絕“圓房”表示自己的反抗。面對這一僵局,溫嶠的法寶失去了靈驗,遂一變嘻皮笑臉為一本正經(jīng),孤注一擲,向倩英發(fā)起了導(dǎo)之以利害、動之以情理的“思想攻勢” 。
“夫人,你的心事我已知道了。
“你少年心想念著風(fēng)流配,我老則老爭多的 (差得了)幾歲?”
看來,溫嶠決心不再迴避這一矛盾的癥結(jié)所在,而且,以攻為守,首先把它挑明。是啊,妙齡女郎誰個不要嫁個青春美少年,而情愿去與個年邁糟老頭子結(jié)為伉儷呢。此乃人情之常,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對于老頭子說來,唯因自慚形穢,自知不占有年齡的優(yōu)勢,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才肯于對年少的夫人百依百順,奉若神明。從而變劣勢為優(yōu)勢,得出只有老夫才真正肯疼愛少妻的結(jié)論。這就是〔耍孩兒〕第一支曲的主旨。
隨后,通過〔四煞〕和〔三煞〕兩支曲辭又揭示了果真嫁了個青春子弟,實現(xiàn)了 “風(fēng)流配”的夙愿所招致的悲慘下場,即“不到一年半載,他可早兩婦三妻”,“把你似糞堆般看待,泥土般拋擲” 。語言間雖不無恫嚇的成分,但 “媳婦兒是墻上泥皮” (元雜劇常用諺語) ,婦女的被遺棄也確實是那個社會的屢見不鮮的現(xiàn)實。
最后的 〔二煞〕 、〔煞尾〕兩支曲辭,意在敦促對方下定決心: 不要再執(zhí)迷什么 “年少風(fēng)流婿”吧,他們只會輕意地將你拋棄; 而只有我才能真正對你專一不二,倍加體貼。之所以如此,“俺可也別無意,你道因甚的千般懼怕?也只為差了這一分年紀(jì)。”
話已經(jīng)說到了這種程度,還有什么話好講呢?事實上,劇中也確實再沒有聽到 “旦云”,甚至連個 “科介”的舞臺提示也沒有。我們不妨這樣揣摩,舞臺上,劉倩英呆坐在那里,一語不發(fā),陷入沉思,誠然,溫嶠的三段論法是十分荒誕的: 我愛你,而 “年少風(fēng)流婿”不會愛你,所以你只有嫁給我這 “沒牙沒口”的老頭子,才能得到幸福。但不管這有多么荒誕,卻是劉倩英必須面對的嚴(yán)峻的現(xiàn)實。迴避是無從迴避的,而且也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最終只能俯首就范,接受老夫少妻這一命運的捉弄。從中我們不難體察到作者是多么深刻地揭示了在那個社會里婦女命運無主的可悲境遇。
溫嶠作為丑角,雖然做的是 “力炫其美”的把戲,但是戲演到了這一步,觀眾卻再難感受到它的滑稽可笑,反而會為封建婚姻布下的窒息人的氛圍而倍感壓抑。這一折戲中所展示的豐富的社會內(nèi)涵,比之淺薄地博人一笑又來得深刻多多了。
既然老夫少妻的婚姻已被身不由己的劉倩英所默認(rèn),則二者之間的矛盾已經(jīng)緩和下來。因而安排在第四折的“王府尹水墨宴”便不是如有的評論家所論斷的,是什么“尷尬的尾巴”,而是符合人物性格發(fā)展的“水到渠成”,便是毋庸置疑的了。
在現(xiàn)存的十八種關(guān)漢卿創(chuàng)作的雜劇中,《溫太真玉鏡臺》可算別出一格,特色獨具。但歷來此劇不被重視,研究關(guān)漢卿劇作的文章也很少提到它,不禁使人有珍珠蒙塵之嘆。因此,我的賞析文章也側(cè)重在情節(jié)的演繹和闡釋上,以收情節(jié)、人物再認(rèn)識之效。是不是這樣呢?不敢自專,芹獻之以就教于方家。
注釋
①正末: 行當(dāng)名,劇中男主角,此劇正末扮演溫嶠,溫太真,因官拜翰林學(xué)士,故劇中又稱之為學(xué)士。贊禮: 祭祀、典禮主持人,此處指婚禮司儀。
②梅香: 丫鬟名,此為陪嫁丫鬟。旦: 行當(dāng)名,扮演女角,此劇中扮演小姐劉倩英。
③拖拽(ye): 拉,此處為生拉硬扯之意。
④無發(fā)付: 意為無法排遣、無處打發(fā)。氳氳(yun): 氣盛。氳氳惡氣,即氣急敗壞。
⑤使數(shù): 奴仆。此處又有尊卑之意。
⑥沒滋味: 沒趣兒。全句意為,既然新娘不肯來,我還傻等什么,索性去到她跟前,大家來討場沒趣兒。
⑦坐地: 坐著。
⑧刬地: 照樣地。此句意為,雖說受了你的禮,但是我磕頭禮拜,照樣兒又還給了你。
⑨遮莫: 盡教。
⑩整頓:此為正面之意,與抽空側(cè)目偷看相對。
(11)瀽(jian) : 潑。
(12)瀲滟(lianyan) : 滿溢狀。
(13)“酒淹衫袖濕,花壓帽檐低”是借失態(tài)反映婚禮喜慶熱鬧的諺語,此處用以解嘲。
(14)爭: 差。此句意為,相差又多得了幾歲。
(15)神祗(gi) : 天地之神。本命神祗,即護命之神。
(16)怕: 難道。
上一篇: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三折)作品賞析
下一篇: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