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詩歌·柳亞子·孤憤》鑒賞
柳亞子
孤憤真防決地維,忍抬醒眼看群尸?
美新已見揚雄頌,勸進還傳阮籍詞。
豈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時。
宵來忽作亡秦夢,北伐聲中起誓師。
這首七律,是柳亞子的早期作品,作于一九一五年,即民國四年時。這時,清宣統帝宣布退位不久,民主共和制成立只幾年,但是,已出現了復辟形勢。一九一三年,革命黨人宋教仁為袁世凱暗殺,打響了反革命復辟的信號;緊接著就是竊國大盜袁世凱醖釀稱帝(君主共和體);同時,也是蔡諤等人組織“云南起義”的前夜。作者就在這個緊急關頭寫下這首詩,以自己詩文作武器,投入了反袁斗爭。
“孤憤”,原是憤世嫉俗的意思。曾是《韓非子》這部書中第一篇的篇名。本指正直有才能者不見容于世的悲憤。這里,詩人將其借為自己的詩題,是表明對袁賊狂熱圖謀稱帝的憤慨。
* * * *
首聯:既詰別人,又問自己
作為一位革命詩人,對于剛剛推翻曾經延續數千年的帝制,現在又有人謀圖復辟這個萬民痛楚的制度,其憤怒之情,當然是無法抑制的。所以,詩人沖口而出,吟成了這詩首聯之第一句——
孤憤真防決地維,忍抬醒眼看群尸?
這是用《列子》中共工與顓頊爭帝而怒觸不周山,致使“折天柱,絕地維”的典故,來喻自己對袁賊稱帝的極度憤怒,幾乎也要與共工那樣怒撞巨岳,震斷“地維”了。真防,即真要注意防備。地維,地之四角。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撐,地有四維系綴。抬醒眼,抬,即舉眼;醒眼,睜著眼睛,此作者自謂,也說人。群尸,一群行尸走肉者,指“擁袁”之人。
在這種極端憤怒的情緒下,作者以反詰句自問(其實,也向別人,向一切革命者發問)說:難道還能睜著眼睛,聽任這批行尸走肉的家伙胡作非為?!
頷聯與頸聯:征引四典,借古諷今
美新已見揚雄頌,勸進還傳阮籍詞; 豈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時?
詩人在此引入的四個典故的史實是:
第一個典實是,西漢末年,王莽篡奪劉氏政權,建立了“新”朝。當時,著名作家揚雄仿司馬相如《封禪文》作了《劇秦美新》一文,批評秦朝,頌美“新”朝。所以,詩句說:“美新已見揚雄頌”。這里,借指當時的胡瑛、孫敏筠、楊度、劉師培、嚴復和李燮和等六人組織“籌安會”,發表宣言,擁袁稱帝的事。
第二個典實是,魏末,元帝(曹奐)景元四年(263)封司馬昭為晉公,進相位,加九錫,昭偽辭不受,百官承意勸進,并推阮籍寫“勸進表”。詩中這句“勸進不傳阮籍詞”,就是借以喻指當時梁士詒等人組織全國請愿聯合會,要求變更國體,擁袁稱帝。九錫,古代天子賜給諸侯有大功者衣服等凡九事。錫,賜也?!豆騻鳌でf公元年》:“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錫者何?賜也?!薄熬佩a”之九事,即:車馬、衣服、樂則、朱戶、納陛、虎賁、弓矢、鐵鉞和秬鬯等。
第三個典實,本于《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有人勸說項羽于咸陽建都,但項羽不聽。于是,此人借別人之口斥云:“人言‘楚沐猴而冠耳’,果然。”是說猴裝人樣,實際非人也。詩人借此典之意鑄成自己的詩句:“豈有沐猴能作帝”?用以斷言袁世凱稱帝必敗。沐猴,即獼猴,也即母猴,三詞同為一物,由于“沐”、“母”、“獼”三音通轉之故。
第四個典實,語出《莊子·秋水》中所載的一則寓言,其意是說,南方有一種鹓雛鳥,從南海飛往北海途中,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甘泉不飲。鴟鸮得一腐鼠,看到鹓芻鳥經過,擔心被奪,就仰面吆喝,趕走鹓雛鳥。這里,詩以“腐鼠乘時”來譏諷那些趨炎附勢的“籌安會”諸人,同時表示自己為小人們乘機作祟而痛心。所以寫了“居然腐鼠亦乘時”之句?!俺藭r”,即遇上好時運。
尾聯;筆鋒一轉,托夢言志
宵來忽作亡秦夢,北伐聲中起誓師。
亡秦,語出《史記》,是說有人預言,秦國必敗于楚人,后來,果然為項羽所亡。在這首詩里,詩人既具體地描述了袁世凱稱帝前后“群尸”起舞的黑暗政局,沉痛地指斥了當時那股復辟逆流;同時,也不悲觀失望,而是確信“沐猴”、“腐鼠”們的日子不長,革命風暴將重掃中華上空的妖霧。果然,袁之“洪憲”帝制宣告后不久,以蔡諤、唐繼堯等人為代表的進步力量就在云南起義,出兵北伐,袁世凱只做了八十三天“兒皇帝”,就在全國上下一片討袁浪潮中,一命鳴呼了。
* * * *
讀完此詩,有兩點值得重視:
一、革命人,政治詩
柳亞子是一位具有熾烈感情、豪邁才氣和卓越器識的、與時俱進的杰出詩人?,F存的近萬首詩中,主要是政治詩。它反映了從前清末年到新中國成立后這樣一個長時期的歷史,描述了這個時期中革命黨人的精神面貌,表現了他們獻身祖國、民族事業的壯志,以及國政腐敗、民族危機種種憂慮和苦悶。因此,茅盾說,把柳詩“稱之為史詩,是名副其實的”(見《柳亞子詩選·序》),現在選讀的這首《孤憤》,就是代表作之一。它藝術地記錄了袁世凱稱帝前后這段歷史的真相。
其實,在柳亞子詩作中,不管是側重于抒情,或者得側重于敘事,也不論是懷古還是傷今,或者是一些吟書詠琴的小品,大都為革命而發,為正義而歌,抒發了詩人深沉而熱烈的愛國之情,意氣風發,聲調激揚。因此,受到了毛澤東和郭沫若的高度贊賞。毛澤東說柳亞子詩歌是“慨當以慷,卑視陳亮、陸游,讀之使人感發興起。”郭沫若更把柳亞子比作我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專門寫了《今屈原》一文,加以頌贊。
二、格調高昂,詩味醇厚
此詩除了揭露袁世凱稱帝陰謀,痛斥擁袁封建余孽和幫閑文人的明確主旨之外,在詩藝運用上也很有特色。主要是:格調高昂,語言流轉自如,詩味醇厚。全詩充滿浩然之氣,慷慨激憤之情,洋溢字里行間;詩人的用事引典技巧高妙,駕馭語言,如同捏做雕塑軟泥,手腕純熟;詩風樸實暢曉,詩境深邃,更是引人。
上一篇:《兩宋詞·李清照·如夢令·暮春》鑒賞
下一篇:《兩宋詩歌·翁卷·寶冠寺》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