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呂·后庭花破子(二首)
元好問
一
玉樹后庭前,瑤華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花和月,大家長少年。
二
夜夜璧月圓,朝朝瓊樹新。貴人三閣上,羅衣拂繡茵。后庭人,和花和月,共分今夜春。
這兩支曲,以花好月圓比喻幸福美滿的生活,抒寫自己向往的情懷。作者看到“花不老”,“月又圓”,“瓊樹新”,熱切地期望人間好景常在,希望自己和親人“共分今夜春”,都能伴隨著好花、圓月、瓊樹,永不衰老,永葆青春。在金末元初那個動亂時期,作者這種美好的愿望,反映了人民希望過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前一首,寫在種植玉樹的后堂前,在珍貴的梳妝鏡旁邊,去年的花和月,今年依舊那樣好、那樣圓。玉樹,本是傳說中的一種仙樹,這里指優良樹種。后庭,即后宮、后堂,這里指家眷居住的地方。瑤華,本是傳說中的一種仙花,這里用以比喻珍貴的妝鏡上鑲雕的花卉。偏,斜,這里指月缺。作者寫道,不要讓月缺花殘了,愿我們都像花和月一樣,永遠美好,永遠年輕。
第二首,通過描寫南朝陳后主與眾嬪妃在“三閣”上玩花賞月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富貴榮華似過眼煙云的感傷。“三閣”,典出宋人周敦頤《六朝事跡·樓臺門第四》: “陳后主至德二年,于光昭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數十丈,并數十間。其窗牖、戶壁、欄檻之類皆以沉檀為之,又飾以玉金,間以珠翠;外施朱簾,內設寶帳。其服玩之屬瑰麗皆近古未有。每微風至,香聞數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藥。后主自居‘臨春閣’,張麗華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妃居‘望仙閣’,并復道交相往來。”后人用“三閣”寫亡國之君窮奢極欲的生活。
在這花好月圓之夜,作者想到陳后主與眾嬪妃在“三閣”上玩花賞月的情形。后庭人,即自己的眷屬,與好花、圓月一起,共度這美好的春夜。隱喻著這美好的春夜,如同亡國之君那窮奢極欲的生活一樣,還能維持多久啊!從而流露出作者心中的隱憂:金朝統治者只知尋歡作樂,而不知理政支援前方打仗,致使國破家亡,人民和平團圓的日子有遭到破壞的危險。
上一篇:仙呂·后庭花晚眺臨武堂·王惲|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仙呂·后庭花破子·孫梁|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