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
海岳老仙非畫工①,自有丘壑藏胸中②。
大兒揮灑亦莫比③,妙趣政足傳家風(fēng)④。
敷文閣下書幃凈⑤,夢入空山覺衣冷。
起拈彩筆寫幽蹤,一片飛來楚云影。
仿佛三湘與九嶷⑥,翠峰猶抹二蛾眉。
水生江上鴻歸后,樹暗沙頭春去時。
蒼蒼遠(yuǎn)渡連平麓,煙火參差幾家屋。
林深谷靜斷行人,唯有禽聲啄枯木。
偶向高齋玩此圖,斷縑猶費百金沽⑦。
自緣絕筆人間少,如此云山何處無。
【注釋】
①海岳老仙:指宋代畫家米芾,他居于潤州海岳庵,自號海岳外史。畫工:善畫的畫匠。
②“自有”句:用黃庭堅《題子瞻枯木》:“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fēng)霜”詩意。③“大兒”句: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自有兩兒郎,揮灑亦莫比,大兒聰明到,能添老樹巔崖間。”高啟用其意。④政:同“正”。傳家風(fēng):米友仁,字元暉,米芾長子,能傳家學(xué),畫風(fēng)絕類其父。⑤敷文閣:米友仁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xué)士。⑥三湘:湘水與漓水合流稱漓湘,中流與瀟水合流,稱瀟湘,下流與蒸水合流,稱蒸湘,合稱三湘。九嶷:山名,又名蒼梧山,在湖南寧遠(yuǎn)南,相傳虞舜葬于此山。⑦繼縑:破損的古畫,古畫難得,即使斷縑片紙也很名貴。鄧椿《畫斷》:“收藏古畫,往往斷縑片紙,皆足珍惜。”
【評說】
本詩選自高啟《高青丘集》卷九、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九。
楊泉《物理論》說:“會理亂絲,方可讀詩。”其言不誣。高啟這首七古題畫長詩,一共二十句,乍看好似亂絲,但是按照平仄交叉用韻的規(guī)律,細(xì)細(xì)剖析,則詩思非常明晰,詩脈貫通。全詩分為五層,每層四句。第一層“工”、“中”、“風(fēng)”,押平聲東韻,述米元暉畫風(fēng)的家學(xué)淵源;第二層“凈”、“冷”、“影”,換押上聲梗韻,描寫畫家畫作《云山圖》;第三層“嶷”、“眉”、“時”,換押平聲支韻,第四層“麓”、“屋”、“木”,換押入聲屋韻,詩人用兩層八句詩,表現(xiàn)《云山圖》畫面景象;第五層“圖”、“沽”、“無”,換押平聲虞韻,寫出觀畫感受。
米元暉繼承父親米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善于描狀雨霧迷濛中的山景,得其妙趣,世稱米家父子的云中山為“米家山”。這幅《云山圖》正是表現(xiàn)這種畫風(fēng),所以高啟題詩首先從“家學(xué)”鍥入,極有道理。夏文彥《圖繪寶鑒》說:“米友仁,字元暉,元章之子,能傳家學(xué),作山水,清致可掬。”第二層,描寫米元暉的藝術(shù)構(gòu)思和作畫過程。“敷文閣下書幃凈”,窗明幾凈,畫家清興勃起,想象自己飛身入空山,頓覺寒意襲人。于是,他拈起彩筆,敷寫“入空山”的幽蹤,筆下縑上飛來一片“楚云影”,也就是這幅《云山圖》。第三、四層,詩意轉(zhuǎn)入畫面景物的描繪上。詩人摹寫畫上具象,由遠(yuǎn)及近,逐次鋪寫。遠(yuǎn)處,水如“三湘”,山如“九嶷”。漸近,鴻飛江上,樹暗沙頭,蒼蒼渡口。近處,煙火參差,林深谷靜,還能聽到啄木鳥啄枯木的聲音。最后一層,寫自己的觀感。第一句“玩此圖”,回應(yīng)全詩。自然界的云山,處處都有,但是米元暉早已逝去,《云山圖》便成絕筆,人間稀少,即使是“斷縑”,也值百金,結(jié)穴處以此畫珍貴之意收束全篇,意完神足。全詩思致清新,神韻雋逸,誠為長篇題畫佳品。
上一篇:《題簡石騎虎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美人圖四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