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李重元·憶王孫》春詞
李重元
春詞
萋萋芳草憶王孫①,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②。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鑒賞】 這是一首寫閨中少婦思念遠行游子的小令,屬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收錄的 《憶王孫》 (春、夏、秋、冬) 四首中的首篇。這組作品都以女性口吻描繪四季典型景物來表現人物的心理。這首春詞只有三十余字,雖句句寫景,卻處處關情,純以景取勝,以常得奇,不愧為小令佳作。
作者首先選取的典型景物是萋萋芳草?!拜螺路疾輵浲鯇O” 直接化用西漢劉安《招隱士》 的詩句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點明主旨。草長鶯飛、春光明媚的季節,茂盛的春草勾起思婦強烈的思君情懷,也暗示往昔夫婦曾同游踏春的無限美滿。如今、荒野上無邊蔓延的春草,卻如同思婦心中的離愁別恨,“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接著作者選取的是思婦登高遠望時所見的煙柳高樓一景。她目光尋遍古陌楊柳都不見歸者的身影,再欲遠望,視線又被阻斷。眼前的春柳也許會讓她想起長亭送別的一幕?!翱諗嗷辍?寫出人物極度的悲傷失望,因此她聞杜鵑啼歸而驚心不已,以致不忍卒聞。相傳杜鵑是蜀帝杜宇精魂所化,叫聲凄厲,好似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遠方的親人也會聽到這杜鵑啼歸,卻不見歸來,這更讓人肝腸欲斷。最后作者由不忍聞的 “杜鵑聲聲” 寫到黃昏時分不忍睹的“雨打梨花”。天色漸晚,春雨如絲,呈現在思婦眼前的雨泣花殘的暮春之景,更令人觸目傷懷,所以她也只好以深鎖重門來逃避愁緒了。白晝如此,黑夜又將如何?今天如此,明天又會怎樣?全詞寫景由遠及近,由開闊而細微,暗示
頗多,抒情愈轉愈深,可謂語短筆健意足。
上一篇:《李甲·帝臺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陳郁·念奴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