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先舒·江城子》原文賞析
暮江煙外是高樓,卷簾鉤,望吳洲。遠水遙峰。
相對兩悠悠。滄海月明都換淚,還道是,不曾愁。
李白《菩薩蠻》詞有“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句,本詞的開頭三句可以看成是李白詞的具體寫照。它點出的時間是一個暮色蒼茫、江上煙霧彌漫的黃昏,地點是江岸外的高樓。作者通過時間、地點的介紹,很自然地引出女主人公“卷簾鉤,望吳洲”?!案邩恰敝干铋|,處在深閨之中的女主人公,卷起窗簾,眺望江對岸遠處的吳洲。望什么?暮色蒼茫、江霧彌漫的黃昏景色是沒有什么可觀賞的。女主人公為什么要眺望遠處的吳洲?這就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巴弊趾荜P鍵,下文的“景”由望而見,“情”由望而生。放眼望去,遠處有很多的景物,而她所擷取的卻是這樣一個“遠水遙峰”、“相對兩悠悠”的畫面,水在遠處,峰也在遠處,它們兩兩相對,距離當然越發遙遠,而彼此卻又無休止地相對凝視著。這里用的是擬人手法,賦予自然山水以豐富的人的情感。表面是寫景,實質是女主人公思念遠方情人的心理的真實寫照。她在此景此境中,和在遠處的情人遙遙相對,那種悠悠懷念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當然,這種相思的情感,蘊含著無限的哀愁。結句以景結情。“滄海月明都換淚,還道是,不曾愁”,是寫滄海之水何其多,明月之光何其廣,都換成了多情女子流淌不盡的晶瑩的淚水。通過夸張、比喻的描寫,形象地烘托出女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深沉的哀思。詞寫到這里,應該說已經把女主人公思念遠方情人的無限愁思表達得淋漓盡致了。可是最后的兩句卻大為出人意外,明明是愁思很深,反說是“不曾愁”。顯然,這或者是一種故意的掩飾,或者是不敢觸及最傷心之處的聊以自慰。這種反其意而用之的寫法,比起正面的描寫,藝術效果要強烈得多。正面描寫,易流于平淡; 反其意而用,則更能揭示女主人公愁思的深沉。
劉熙載在《藝概·詞曲概》中說:“曲家高手,往往尤重小令。蓋小令一闋中,要具事之首尾,又要言外有余味。”這首小令僅三十五個字,卻蘊涵了豐富的內容。既寫了景,又寫了人,更寫了人物內心深處的情。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語言也含蓄蘊藉。作者以“不曾愁”結句,這就留給讀者以豐富的想象余地,進一步去體味詞外的內涵,使全詞言雖盡而意無窮。
上一篇:《何龍文·江城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徐釚·江城子·閨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