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向空林,應(yīng)當(dāng)就盤石。白云知隱處,芳草迷行跡。如何祗役心,見爾攜琴客。
注意獨(dú)在“攜”字,語語不泛,覺山水松風(fēng)并是陳言矣。
【箋釋】
[空林] 渺無人跡的樹林。晉張協(xié)《雜詩》其六:“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唐李白《題元丹丘山居》:“青春臥空林,白日猶不起。”
[盤石] 即磐石。大石。《荀子·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盤石,壽于旗翼。”楊倞注:“盤石,盤薄大石也。”王先謙集解引盧文弨曰:“盤石,即盤石。”后遂喻指封藩宗室。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漢鑒秦之失,封植子弟,及諸呂擅權(quán),圖危劉氏,而天下所以不能傾動(dòng),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諸侯強(qiáng)大,盤石膠固。”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lán)記·追先寺》:“昔劉蒼好善,利建東平,曹植能文,大啟陳國,是用聲彪盤石,義郁維城。”此處喻指封疆大吏。
[白云] 喻歸隱。晉左思《招隱詩》其一:“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南朝梁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唐錢起《藍(lán)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云心,千里滄州趣。”
[役心] 為心所役使。《逸周書·武順》:“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孔晁注:“言耳目為心所役也。”白居易《閑吟》:“貧窮汲汲求衣食,富貴營營役心力。”
上一篇:《送袁處士》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赴無錫寄別靈一凈虛二上人云門所居》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