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經《茶聲》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松風檜雨到來初,急引銅瓶離竹爐。①
待得聲聞俱寂后,一甌春雪勝醍醐。②
【注釋】 ①竹爐:明初的火爐形狀是:上圓下方,織竹為郛(外殼),筑土為質(底子),土甚堅密。熔鐵為柵,橫截上下(據清鄒炳泰《紀聽松庵竹爐始末》所載)。②甌(ou):類似小碗的瓦器,也叫甌子。醍醐(ti hu):佛經中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比喻最高的佛法。
【譯文】 茶聲初起,好像是松檜林中刮過一陣風雨。急急忙忙,把銅瓶拿離竹爐。等到聲音靜寂下來后,掀開瓶蓋,只見一甌子春雪般的泡沫,勝似醍醐。
【總案】 作者敘述煮茶的全過程,從茶聲剛剛響起,到“聲聞俱寂”,有形象生動的比喻,有自然真切的直敘,把一樁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寫得頗有情趣。讀此詩,如聞茶聲,如嗅茶香,如見茶乳,如品茶味。此類詩,乃宋人新創。
上一篇:王安石《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蕭立之《茶陵道中》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