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謙·東風無力》原文賞析
南樓春望
翠密紅疏,節候乍過寒食。燕沖簾,鶯睨樹,東風無力。正斜陽樓上獨憑闌,萬里春愁直。
情思懨懨,縱寫遍新詩,難寄歸鴻雙翼。玉簪恩,金鈿約,竟無消息。但蒙天卷地是楊花,不辨江南北。
這是作者的自度曲,自注調名出宋范成大《眼兒媚》詞:“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詞寫羈旅異鄉、有懷閨中人。作者長于詞學,論詞主情,認為詞“貴于移情”。此詞體現了他的這一美學觀點。詞中不論寫景還是抒情,都注意從不同角度或不同側面來表現“春愁”這一中心內容。上片寫黃昏時南樓眺望,由此引起春愁。下片寫春愁的具體內涵,即對遠隔關山的閨中人的思念。“翠密紅疏,節候乍過寒食”,起二句概寫南樓所見,點明節候。“翠密紅疏”寫綠葉豐茂,紅花凋零。它使人想起李清照的名句“綠肥紅瘦”(《如夢令》)。沈詞似是有意學李。李詞“綠肥紅瘦”,是微觀。沈詞“翠密紅疏”,是宏觀。遣辭各別,但都相當精確。“燕沖簾,鶯睨樹,東風無力”,景物描寫漸趨具體。飛燕撲著門簾,黃鶯斜窺綠樹。“沖”“睨”二字,尖新凝練。“沖”表現一定的力度,極寫飛燕迫切入簾歸巢的神態;“睨”則寫活了黃鶯對棲身之處——樹蔭的關注。一動一靜,都有“戀家”之意,這景象自然會引起作者對家中親人的思念。“東風無力”的感受,正與換頭處“情思懨懨”的狀態相呼應。以上兩韻寫南樓所見,一個全景鏡頭,一個特寫鏡頭,望中情切,扣題甚緊。“正斜陽樓上獨憑闌,萬里春愁直。”補出時間地點,明示上文皆黃昏時南樓所見;又交代自己是獨自憑闌,故望中種種景象,無一不惹起春愁。“萬里春愁直”一句,尤為新警。清謝章鋌云:“直字最奇。”(《賭棋山莊詞話》)春愁本無形態,何有于曲直?這樣形容似乎“無理”。但它“無理而妙”,妙在給人以直覺的感受,引出豐富的審美聯想。作者遙望相隔萬里的故鄉,愁絲一直延伸到親人的閨中,凝望的癡情、心思的專一都積淀在這“直”字中了。感情多么純真、深摯!這一句承上啟下,既是上片寫景文字中抽象出的總感受,又是下片抒情文字的形象概括。換頭:“情思懨懨,縱寫遍新詩,難寄歸鴻雙翼。”“懨懨”,精神不振貌。其所以“情思懨懨”,是因為難托歸鴻把自己寫好了的表達思念之情的新詩寄給對方。“玉簪恩,金鈿約,竟無消息。”再從對方著筆,閨中人同樣也無消息寄來。“玉簪”“金鈿”都是婦女的首飾。“恩”、“約”指代與閨中人雙方的珍貴美好的恩愛與盟約。這些“竟無消息”,作者情何以堪!歇拍回到所見景物上來:“但蒙天卷地是楊花,不辨江南北。”雖寫實景,內涵卻極豐富。它也象征著春愁的無邊無際,景中有情。作者認為,“填詞結句,或以動蕩見奇,或以迷離稱雋”(《填詞雜說》)。這里的結尾就是“以迷離稱雋”,它表現出的朦朧美,與“情思懨懨”的心境一致。
上一篇:《高憲·三奠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元好問·臨江仙》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