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晶
龍泉出匣鬼神驚, 獵獵霜風送客程。
白發垂堂千里別, 赤心報國一身輕。
劃開云路沖牛斗, 挽落天河洗甲兵。
馬革裹尸真壯士, 陽關莫作斷腸聲!
李春叟
南宋末年,元蒙的鐵騎長驅直入,先滅了金國,后吞噬南宋。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以文天祥為代表的許多愛國志士起兵抗元,南方各地的抗元義軍此伏彼起。李春叟一家人都以抗元救國為己任,表現出崇高而堅強的民族氣節。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李春叟的父親李用東渡到日本,一方面聚眾講學,教授經史,同時力說日本出兵攻擊元蒙的北方,以緩解元人南侵的兇陷。又令女婿熊飛起兵抗元勤王。熊飛是廣東東莞人,李春叟的妹夫。他以布衣起兵抗元,一度收復東莞,攻克廣州、韶州。熊飛曾投在文天祥麾下效力。這首詩是詩人送別熊飛參加文天祥抗元大軍之作。
首聯,龍泉出匣鬼神驚,獵獵霜風送客程。”寫送別時的情形。龍泉,是古代寶劍名,本名“龍淵”,后因避唐高祖李淵之諱而改。寶劍出匣,躍躍欲動,用以襯托熊飛將軍的氣概,“鬼神驚”,進一步渲染出征的場面之感人。熊飛是去參加聞名天下的文天祥的抗元義軍,這是抵抗侵略者、保衛國家社稷的正義之師,首聯的渲染,使人感受到這種正義之師的力量所在。“獵獵”,形容風聲勁疾。霜風,指冬天的寒風。在獵獵寒風中,詩人送別熊飛奔赴文丞相麾下,從事抗元斗爭,寫出了悲壯的送別氣氛,使人們不禁想起了荊軻刺秦王前在易水邊和燕太子訣別的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種悲壯淋漓的氣氛,在這里得以復現。
頷聯,“白發垂堂千里別,赤心報國一身輕。”上句說與白發老母堂下告別,下句說熊飛赤心報國義無反顧。“白發垂堂”,寫出了老母送別時的感人情形。“赤心報國”,出自《北齊書·楊愔傳》:“尊天子,削諸侯,赤心奉國。”這句看似平直,實則亦有所本。白發與赤心對舉,更見其為國而忘家的高尚節操。
頸聯,“劃開云路沖牛斗,挽落天河洗甲兵。”表達了詩人對熊飛的殷切期望。“牛斗”,指兩個星座,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蘇軾《前赤壁賦》中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的句子。“劃開云路沖牛斗”,也即“氣沖霄漢”之意,“挽落天河”句則是化用了杜甫《洗兵馬》中的名句:“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是說要戰勝敵人,消弭戰禍,使人民安居樂業。這兩句意境十分雄邁高遠。
尾聯,“馬革裹尸真壯士,陽關莫作斷腸聲!”在臨別之際,激勵熊飛要誓死如歸,不作兒女斷腸之志。這也是詩人與熊飛的共勉。漢代伏波將軍馬援自請出擊匈奴,說:“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馬革裹尸”表現了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陽關”,古關名,在甘肅玉門關之南,是宋以前通往西域交通的要道。晚唐詩人李商隱詩中有“斷腸聲里唱陽關”(《贈歌妓》),此處反用其意,使詩充滿了雄豪悲壯的陽剛之美。
這首詩風格遒勁悲壯,氣勢雄奇豪邁,有力地表達了愛國志士赤心報國、視死如歸的精神。
上一篇:鄧紹基 史鐵良《送楊拱辰》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常國武《送紫巖張先生北伐》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