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嫣梨
萬里河山拱舊京, 楚囚西去淚如傾。
斜風(fēng)衰柳丹陽郭, 細雨孤帆白下城。
殘夢忽驚三殿報, 新愁翻覺一身輕。
從軍未遂平生志, 遺恨千秋愧請纓。
夏完淳
這是夏完淳起兵被執(zhí)由丹陽解送南京途中的詩作。時間為明桂王永歷元年,魯王監(jiān)國二年,清順治四年(1647)。完淳作此詩后不久,即為洪承疇所殺。
明末政治窳敗,權(quán)奸當?shù)溃瑑?nèi)有李自成之難,外有后金的入侵,局勢動蕩已極。崇禎十七年(1644)完淳十四歲,三月,李自成攻克北京,思宗自縊,完淳草檄聲討。四月,清兵入山海關(guān)。五月,入京師。完淳即從其父允彝起兵抗清。清順治二年,明福王弘光元年,唐王隆武元年(1645)清兵下松江,九月,允彝殉節(jié)。完淳隨其師陳子龍起兵太湖,子龍戰(zhàn)敗。順治三年(1646)子龍走匿嘉禾(浙江嘉興),完淳復(fù)與子龍、錢梅等共謀倡議,上書魯王。魯王以為中書舍人,任吳易軍中參謀。軍敗,完淳走匿民家。六月,吳易遇害。順治四年(1647)四月,清松江提督吳勝兆反正,陳子龍為參謀,吳部內(nèi)變,勝兆被殺,子龍亦被捕,解往南京,途中跳水殉節(jié)。七八月間,完淳亦因上書魯王事被執(zhí),解往南京,為洪承疇殺害時,年僅十七歲。
完淳在松江被捕,被解往南京,途經(jīng)丹陽。松江在丹陽東南,丹陽又在南京之東。由丹陽往南京正是自東往西,故詩次句即言“西去”。首句“萬里河山拱舊京”,是嗟嘆語。茫茫大地,莽莽河山,景色雖壯,而今已淪入清手。“楚囚”用左傳事。《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完淳《別云間詩》云:“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云天地寬?”與此正同。白下城在江蘇南京西北,詩里代指南京。“斜風(fēng)”兩句寫由丹陽入南京所見。“斜風(fēng)”、“細雨”愴然生悲。“三殿”指南京城的帝殿而言,杜甫《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詩云:“詔從三殿去,碑到百蠻開”。仇兆鰲注:“兩京新記:大明宮有麟德殿,在仙居殿西北。此殿三面,故以三殿為名”。“殘夢”一句謂入京時夢見先帝,“新愁”句謂今雖被執(zhí),然為國殉節(jié),一死可期,反覺一身輕快。完淳有《懷李舒章》詩云:“丈夫明大節(jié),敦信義豈渝”,亦與此同意。“請纓”用《漢書》終軍請纓事。《漢書·終軍傳》:“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nèi)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結(jié)句謂未遂報國之愿,愧自請纓而抗清也。
全詩境界蕭索,意態(tài)凄然。措詞運意,甚有文山《指南后錄》韻格。十七歲而能大節(jié)凜然,真可謂天地間氣所鐘!
上一篇:黃進德《生查子》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屈守元 趙曉蘭《甲辰八月辭故里》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