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江神子》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飏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詞是一種最適于傳達心曲的文學形式,所以詞所表現的愛情要比詩來得細膩、委婉、動人。宋代詞人謝逸的《江神子》將相思時的淡淡哀怨表現得生動極了。
全詞寫的是詞人在外出途中見景懷人的心理狀態。上片首句點明,他來到盛產美酒的杏花村:“杏花村館酒旗風”,飄飄酒旗在望,自然醇醇酒香撲鼻了! 一道河水繞門而過,“溶溶”形容那水潺潺流去,而落花柳絮卻在晴空中織成一面愁網,撩人心緒。渡口無人,只有小舟橫于綠蔭之下,顯得那么寂靜,令人沉思。這幾句,抓住暮春初夏景物的特點,描繪出一幅中原水村圖。也許是酒香的誘發? 也許是殘紅的挑逗?也許是柳蔭舟橫的啟示? 總之,此時此景讓詞人想到了一個人! 這人遠在江南。如果她在身邊,一同執盞對飲,一同觀賞漫天飛花,一同漫步水邊濃蔭之中,該是何等愜意! 于是,他遙望南天,可撲入眼簾的卻是青草連綿,直接天邊! 這密密的草,這深深的綠,使詞人多么悵望,多么失望! 因為這數不清的草正表示距離那人有走不盡的路啊!
現實有缺欠,詞人便進入回憶的世界去陶醉。在詞人的心幕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個鏡頭:青樓對著西天的落霞,大地升起灰色的暮靄,就在這華燈初上之時,她,來了! 帶著令人銷魂的幽香來了,淡描著彎彎的雙眉來了! 在如畫的景色(“畫屏”一詞可有二解:一為繪畫雕刻的屏風,一為如畫屏一樣美的風景。)之中,與如此素凈優雅的美人相識,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可如今,時隔一年,人分兩地,中間有萬里關山,一切都變了! 她在哪里? 作者這樣的思念著,朗朗的月輝悄然灑滿人間。“千里外,素光同。”今夜月色大好;月好,通常也意味著人好。作者似乎在問:今晚相思之人為什么不能象天上的明月那樣團圓呢? 結尾寫的是景,然而畫出的卻是作者那哀怨的心態。
老實說,詞中這位“粉香融,淡眉峰”的女人是何人? 他們是如何相戀的?他為什么離她而去?這一系列問題詞全未交待。這正是詞不同于文之處。文需要把事情交待清楚讓人明白,而詩詞卻要以情打動人。因此,詞不必在這些關節上浪費筆墨,只要形象表現出刻骨銘心的瞬間心理活動即可。詞人正是這樣做的。他著力表現的是他那纏綿悱惻之情懷,而不是事情的本身。值得指出的,這情懷不是抽象的說破,而是借助于景物一層層透露出來。那“水溶溶,飏殘紅”的流水落花之景,表示春色頃刻即消,怎不令人懷戀? 舟中無人,可游子又將上路,前程何其寂寞! 人在天邊,纖草無涯,相見遙遙! 這種種景,正是作者隱隱心曲的外化。讀者正是通過這些美景,去體味內中的情,捕捉作者的心態,從而滿足藝術上的享受。如果說中國古代詩詞的表現手法有什么特點的話,我認為最主要的便是寓情于景。在愛情詩詞中,愛之情總是著上景的倩裝亮相,須知,在中國人的欣賞習慣上,裸露的愛情可不象裸體的維納斯那樣美!
上一篇:《李益·江南曲》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李珣·河傳》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