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遠·[雙調(diào)] 落梅風
李致遠
斜陽外,春雨足,風吹皺一池寒玉。畫樓中有人情正苦,杜鵑聲莫啼歸去。
【鑒賞】 這首小令抒寫的是離情。一對戀人相守,無任何外物驚擾,一切顯得那么平靜。突然,男子要離去,一下子使女子陷入深深的離愁之中。
曲中說“畫樓中有人情正苦”,這畫樓中人指的就是那為離愁所困的女子。在曲中,女子的離情之苦更多的是通過對外在景物的感受來加以抒寫的。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馮延巳 《謁金門》),曲中所說的 “寒玉” 即指春水,正好比平靜生活中突然離別所掀起的內(nèi)心波瀾。杜鵑,又名杜宇,其鳴若曰 “不如歸去”。春來杜鵑啼鳴,仿佛 “催歸”,更加深離別的感傷與愁悵。
景物自在,本與人間的情感無涉。它之所以成為情感抒發(fā)的一種依托,一種憑借,與情感相生相發(fā),造成一種催化、對應(yīng)、比喻、象征以及種種聯(lián)想關(guān)系,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出于詩家特有的敏感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如果你是一位詩家或想成為一位詩家,應(yīng)該很好地體味、很好地學(xué)習詩家的這種巧心慧心。如果你無緣成為詩家,或者根本就是詩家外之人,恕我直言,最好少一些這樣的“敏感” 為好。過于 “敏感” 的人,一定是一個多愁的人,不快活的人。少一些“敏感”,多一些開朗和灑脫,生活就會少一份憂愁,多一份快活。
上一篇:關(guān)漢卿·[雙調(diào)]碧玉簫|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馬致遠·[雙調(diào)]蟾宮曲·嘆世|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