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亞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旃為墻, 以肉為食兮酩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 愿為黃鵠兮歸故鄉!
劉細君
這首詩原載《漢書·西域傳》。《傳》云:“武帝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以妻烏孫王昆莫。公主至其國,自治宮室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置酒飲食。昆莫年藝,言語不通,公主悲,乃自作歌?!痹姛o標題,后人或題作《烏孫公主歌》,或題作《悲愁歌》。
首二句敘遠嫁之事。“吾家”,實指武帝劉徹。“烏孫”,西域國名,在今新疆溫宿以北、伊寧以南一帶。先以“天一方”極言其遠,后以“烏孫”坐實所在,平平展敘中,已暗透悲涼之意。次二句描述在烏孫的日常生活?!榜窂]”,即蒙古包之類?!办埂?,通氈。穹廬圓頂,以青氈通圍四周,如墻,故云“旃為墻”。“酪”,用馬、牛、羊的乳汁所作的飲料。前言所居,后言所食,無不與中原迥異,公主的極不習慣與苦不堪言自在不言之中。還有那荒涼的環境、那惡劣的氣候……一言難盡,這里只以居食之事盡之,有包舉其余之妙。末二句,以“居”字綰上啟下,將敘事化為抒情?!熬映M了肌?,《玉臺新詠》作“常思漢土”?!巴了肌保磻燕l之意。由于生活環境的種種不習慣,公主產生了許多悲愁,懷念故土和親人的感情也油然而生。望著那一隊隊南飛的大雁,她希望自己也能變成一只健飛的黃鵠(即天鵝),飛回朝思暮想的故鄉去。以想象自慰自解,實際上更深刻地展示了內心無法擺脫的悲愁和痛苦。
公主的悲愁是多方面的、沉重的。但在當時情況下,她遠嫁烏孫在政治上又是必要的。武帝時,來自北邊匈奴的威脅十分嚴重。為了對付匈奴,武帝采納張騫“斷匈奴右臂”的戰略,派張騫出使烏孫,欲與約結,共擊匈奴。烏孫果與漢朝修好,匈奴怨之,曾欲進擊。公主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遠嫁到烏孫的,在她的肩頭上,實際擔負著神圣的使命。一個弱女子被派去承擔如此沉重的使命,宜乎有些悲愁,宜乎想回故土。但她最終還是接受了命運的挑戰,服從了國家利益的需要,為國家利益作出了最大的個人犧牲,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女性。
詩篇采用第一人稱寫法,敘事與抒情相結合,音韻悠長,聲口宛然,將一腔哀怨之情表達出來,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弦。
上一篇:張亞新《為士卒倡辭》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道勤《乙酉春有感》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