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錢大昕
小小茅檐曲曲籬, 墻欹聊借石頭搘。
日高編箔烘煙葉, 雨歇攜耞打豆萁。
香稻已催千頃割, 殘荷猶見一枝垂。
由來氣候山村別, 試補豳風《七月》詩。
〔欹(qi)〕通“”,傾斜?!矒w(zhi)〕支持
以農家日常勞動,鄉村景色風俗為題材的田家詩,歷代皆有佳制。錢大昕的《村中記所見》亦屬這類詩的優秀篇什。
詩題為《村中記所見》,當詩人徜徉于山村,最先使其注目的自然是農家屋舍:低矮狹窄的茅屋四周圍住竹籬,房屋已破舊,傾斜的土墻用壘起的石塊支撐著。首聯兩句展示了一個簡陋貧窮的田家山村,它具有南方丘陵地區農村的典型風貌。
嗣后,詩人的目光轉向場屋周圍的農事活動。婦女們用竹篾編織烘曬煙葉的席墊,農民們趁雨停天晴之時用連耞拍打豆子,山村一派忙碌氣氛。前兩聯寫在村中所見。
頸聯詩人的目光由村內轉向村外。南方山村常見的格局是,依山狹小的平地散布著房舍村落,村落下面較大的低洼谷地便是水田。這一聯的描寫角度,大約是從較高的村莊俯視較低的田地、池塘。時令是夏末秋初,稻谷已經成熟,催人收割,蓄水池塘里的落花凋落,只見殘敗的枝梗。此聯也是山村中常見景致,點明當時季節。
前三聯用“茅檐”、“竹籬”、“煙葉”、“豆萁”、“香稻”、“殘荷”等景物描繪農村,從而真實地表現了農民勞作的辛勤和生活的貧苦。尾聯以感慨作結,點明所記為“山村”并說明作詩的緣由。《詩·豳風·七月》描寫周代北方平原地區農民們一年四季的辛苦勞動,與這山村的物候以及農事活動自是不同,因而詩人便有“試補豳風《七月》詩”之意。
通篇由詩人視覺角度的變化來進行結構。我們可以想象詩人步行于山村小道上,從村內走向村外。視線由近處的農舍轉向場屋四周的農事活動,再至遠處的稻田池塘。這種結構方式緊扣詩題“所見”二字,顯得脈絡清晰、章法自然。
田家詩風格通常以清新自然、素雅恬淡為主。這首詩前三聯展示了南方山村典型風貌,村舍、田園、農事均具有地域特點,構成一幅平淡而雅致的田園圖。詩人關注農事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間,與這幅田園圖水乳交融,形成雋永的詩味。
上一篇:《晚至村家·宋·文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村居·宋·張舜民》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