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亞新
可往矣! 宗廟亡矣!
云曰尚矣! 歸于何黨矣!
田單
這首詩原載《戰國策·齊策六》。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聯合趙、魏、韓、秦、楚等國攻打齊國。昭王派樂毅為將,帶兵長驅直入,很快攻占了齊的國都臨淄,又連下七十余城,齊國只剩下莒(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兩座城池,也被燕軍重重包圍。即墨守城長官戰死后,田單被共推為將軍,指揮部眾據城拒燕。田單一面加強城防守備,派人到燕國行使反間之計,讓燕王以騎劫為將取代了樂毅,分化瓦解了敵人力量,一面做了許多鼓舞士氣的工作。這首詩,就是田單在戰爭極為危急的關頭唱出來鼓舞士氣的。
首句“可往矣”,意思是:去吧!去戰斗吧!去同敵人拼死一搏吧!為什么要去戰斗呢?以下連用三個排句,說明必須奮起戰斗的原因。“宗廟”,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場所。由于封建帝王把天下據為一家所有,世代相傳,故宗廟常作為國家的代稱,這里即用此意?!霸圃簧幸印?,清黃丕烈謂:“此‘曰’字當作‘白’。‘云白’者,‘魂魄’之省文。尚,讀為惝,即《說苑》之‘魂魄喪矣’也?!?見《〈戰國策〉札記》)近是?!包h”,處所。國家亡了,魂魄喪了,就要無家可歸了,到了如此地步,難道還能不起來同敵人拼命嗎?抓住要害,激勵士兵決一死戰。語氣急迫,感情強烈,字字句句皆從肺腑中喊出,極具感染力、鼓動力和號召力。
田單親自同大家一起修城挖壕,把自己的妻妾和親人都編到隊伍中,并親自分發酒肉,犒勞將士,與士兵同甘共苦。又以反間計讓燕軍在城外盡挖齊人祖墳,焚毀齊人祖先尸骨,導演出一幅“宗廟亡矣”的具體圖景,結果城上的即墨人看了,無不萬分悲憤,號啕大哭,痛心疾首。在這個基礎上,再輔以歌謠鼓動,于是收到了“當此之時,將軍有死之心,士卒無生之氣,聞若(這)言,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的強烈效果,終于同仇敵愾,用火牛陣大破包圍即墨的燕軍,并進而一舉收復七十余城,取得了反燕戰爭的輝煌勝利。
*注:今本《戰國策》首句作“無可往矣”,三句“曰”作“白”。
上一篇:吳丈蜀《臨江仙》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亞新《烏孫公主歌》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