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道勤
雞陵關外雨蕭蕭, 猘犬狂奔去未遙。
瘴海珠江馳露布, 金戈鐵馬逐天驕。
旌旗日影軍容壯, 草木風聲賊膽搖。
一紙中樞催罷戰, 也應羞見霍嫖姚。
陳玉樹
此詩可稱前作的續篇。首聯寫鎮南關前經過一場血肉橫飛的鏖戰之后的戰地景象。雞陵關外,雨聲蕭蕭,法國軍人象被追趕的瘋狗一樣,在草濕地滑的山野里沒命奔逃。《中法戰爭》史料記載,法軍由文淵城大舉進犯鎮南關,“炮聲震山谷,槍彈積陣前厚至寸許”,戰地“硝煙彌漫,至辨不清旗幟”。法軍在炮火掩護下,瘋狂地爬上長墻,爭奪炮臺,“子材自開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榮、相華躍出搏戰。將士見子材年七十尚奮身陷敵,皆感奮,殊死斗。”經過二晝夜的苦戰,法軍大潰。首聯雖未詳述戰場拼搏之狀,但由“猘犬狂奔”,就可想象得出將士是如何英勇。“狂奔”二字,道出了迎擊之猛烈,法人之驚懼。雞陵關,即鎮南關,今稱友誼關。蕭蕭,雨聲。猘(zhì)犬:瘋狗,喻法軍。《左傳·襄公十七年》:“宋國人逐猘狗”。此殆用此典。
頷聯寫勝負已見分曉,從云遮霧障的南海珠江飛快地傳來捷報,抗戰將士金戈鐵馬,如雷如霆,乘勝追殲著海外強賊。《中法戰爭》史料記載,鎮南關大捷后,子材麾軍追擊,26日下文淵城,29日克諒山,重傷法寇主帥尼格里。繼又收復谷松、屯梅等處,數日之內,悉反被侵之地。瘴海,有濕熱之氣的南海,此殆指戰云密布,煙雨茫茫。露布,為便于傳播,不加檢封的軍中告捷文書,又稱“露版”。金戈鐵馬,喻軍容雄壯,戈指戰戈,古兵器,有橫刃,可勾可擊;或謂金戈即盾牌。鐵馬,披有鐵甲的戰馬。天驕,天之驕子。《漢書·匈奴傳》:“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本為匈奴人的自稱,此處借指驕橫無理的法國侵略者。
頸聯寫浮霾盡驅,天地煥然一新,戰旗映日生輝,將士龍騰虎躍,軍容之強大,已顯示出有戰必勝,無堅不摧的力量。而法國侵略者經這一次慘敗,已神魂交喪,草木風聲,也會使他們心驚肉跳。史料記載,抗法衛國,應天順人,隊伍不斷壯大,“越人苦法虐久,亦爭相助戰,立忠義團,樹馮軍幟,愿供糧運作向導,北寧、河內、海陽、太原競響。”與此同時,劉永福所率黑旗軍也在臨洮大敗法軍,連下十多州縣。旌(jjīng)旗,古代旗幟的一種,有五彩羽毛裝飾,此處泛指戰旗。草木風聲,“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合成詞,用《晉書·苻堅載記》的典故。在淝水之戰中苻堅大敗,“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此處“草木風聲”,形容法軍戰敗后的惶懼之態。
尾聯寫馮子材正擬乘勝進軍,掃蕩法寇,但腐朽昏憒的清政府卻以李鴻章為全權代表向法人乞和,在天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新約》:承認法人對越南的占領,聲稱越南事中國無權過問,大開西南邊界門戶,引狼入室,允許法人自由進出貿易,同時下令立即撤軍。詩人憤慨地說:畏敵如鼠,身居樞相要職,向戰敗國屈膝求和的賣國賊李鴻章,若見到鐵骨錚錚的愛國將領,是會感到無地自容的吧!“一紙中樞催罷戰,也應羞見霍嫖姚”,是痛斥,是譏諷,也是遺恨千古的感慨。霍嫖姚指漢武帝時大將嫖姚校尉霍去病,曾六次出擊匈奴,深入漠北,為安定西漢北方邊境建有赫赫戰功。詩里借指馮子材、劉永福等愛國將領。
此詩情調激昂,前六句極盡鋪陳渲染,以形敵我雙方兵力軍心的懸殊,為尾聯出人意外的轉折作鋪墊。如此,就使結句留給讀者的遺恨更深沉,思想上引起的共鳴更強烈。
上一篇:張亞新《烏孫公主歌》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道勤《乙酉春有感》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