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姜夔·翠樓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①,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②。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③,問之,頗能道其事,還吳為余言之; 興懷昔游,且傷今之離索也。
月冷龍沙④,塵清虎落⑤,今年漢酺初賜⑥。新翻胡部
曲⑦,聽氈幕元戎歌吹⑧。層樓高峙。看檻曲縈紅,
檐牙飛翠。人姝麗⑨,粉香吹下,夜寒風細。此
地,宜有詞仙⑩,擁素云黃鶴(11),與君游戲。玉梯凝
望久(12),嘆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13),
花銷英氣。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
【注釋】 ①武昌安遠樓: 即武昌南樓白云樓的別稱。②度曲:填詞譜曲。③小姬:歌妓。④龍沙: 《后漢書·班超傳贊》: “坦步蔥、雪,咫尺龍沙。”后泛指塞外沙漠之地。⑤虎落: 遮護城堡或營寨的竹籬。⑥漢酺 (pu): 《漢書·文帝紀》: 十六年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壽,令天下大酺。”酺,聚眾飲酒。淳熙丙午年正月庚辰,宋高宗八十壽辰,犒賜內外諸軍。作者所言即指此。⑦胡部曲: 指西域各民族的音樂。⑧元戎: 兵車。又,元帥亦稱元戎。⑨姝 (shu)麗: 美,漂亮。⑩詞仙: 詞人的美稱。(11)素云: 白云。黃鶴:指黃鶴樓。《寰宇記》載: 費文祎登仙,每乘黃鶴,憩于武昌城樓,故名黃鶴樓。(12)玉梯:指高樓。(13)祓 (fu): 消除。
【鑒賞】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冬,武昌安遠樓竣工,作者與劉去非諸友同去游觀,寫下這首詠樓詞。此樓名為 “安遠”,而實則恰恰相反,故賦詞予以諷喻,希望朝廷上下不要只顧宴飲之樂,應多為國家前途著想。
詞上闋極寫安遠樓內外的宴樂景象。“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以對句點出此時南宋與金人已議和,沒有戰事發生,又恰當宋高宗八十大壽,朝廷賜酺,大宴特宴,邊防線上也一派怡樂氣氛,響著“新翻胡部曲”、“元戎歌吹”。這是樓外的情景,也是對南宋天下的概括描寫,武昌安遠樓當然也不例外。你看,值此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時,新建的安遠樓卻是“層樓高峙”、“檻曲縈紅,檐牙飛翠”,如此的堂皇富麗,而樓內是 “人姝麗,粉香吹下,夜寒風細”,日夜燈紅酒綠、醉生夢死、歌舞升平。這種景象與北方淪陷區形成了兩個天地。在那里,金人日夜做著吞并南宋的美夢,他們盤馬彎弓,野心勃勃。百姓受盡蹂躪,過著啼饑號寒的日子,日夜盼望宋軍重來,收復失地,重整山河。可惜,南宋王朝只顧偏安、享樂,忘了國恥民仇,這怎能不令人憂憤呢?
正因為如此,所以詞的下闋就掉轉筆頭來寫詞人的情懷。作者說,本來江南是地杰人靈之處,而今卻見不到志士仁人。“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站在高樓眺望,見到的只是一片荒涼,多么令人失望啊! 如何排解由 “失望”而生的 “清愁”呢?只好以酒來 “花銷”,這又是多么無奈與凄苦啊! 好在老天有情:“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 臨近黃昏了,忽然雨過天晴,令人欣喜。結句的這個景物意象實是詩人 “希望” 的物化。盡管詩人對目前的南宋王朝失望,對未來卻仍然寄托著希望,希望有朝一日,宋朝也會雨過天晴,能驅逐金人,收復北方,重振雄風。
由上可見,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和對南宋統治者們偏安、享樂的指斥,都表達得比較委婉,不直露,卻又是十分深切的。從詞的字面看,上闋寫宴飲之樂景,下闋寫詩人登樓時的個人情懷,似乎都是極平淡之事。然而,這些描寫都是扣緊時局來落墨的。因此,這些平淡之景就富有了特殊性,寓有深意了。又因為詩人成功地運用了反襯手法,其詩意就表達得格外深切。詞里安排了兩重反襯:一重是南宋王朝的宴樂與北方殘破山河和金人的野心勃勃相對照,又一重是安遠樓的歌舞快活與詩人的愁苦相對照,兩重對照起了有力的反襯效果,賦予此詞以高度的藝術性。
文章作者:何文忠
上一篇:愛國詩詞《羅福星·絕命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王維·老將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