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王維·老將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①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②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③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④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⑤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⑥
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⑦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將,恥令越甲鳴吾君。⑧
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立功勛。⑨
【注釋】 ①“射殺”句:指晉朝的周處。此人少時兇暴,為鄉里所患。人以南山白額虎、長橋下蛟和處并稱 “三橫”。后處殺虎斬蛟,改過自新,終為忠臣孝子。黃須兒:指曹操次子曹彰,勇猛善戰。曹操曾持其須贊曰: “黃須兒竟大奇也!”②蒺藜: 即鐵蒺藜,古代防御武器。鐵制形似蒺藜,以阻敵人進攻。③“衛青”二句:衛青為漢武帝時的名將。其外甥霍去病曾深入敵境,遠征匈奴,未遭挫敗,被稱為 “天幸”。王維誤為衛青之事。另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李廣曾與匈奴作戰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戰著稱。屢獲戰功,卻不得封賞。數奇 (ji): 運氣不好。④“昔時” 句: 李善注 《帝王世紀》 曰:“帝羿有窮氏與賀北游,賀使羿射雀,羿曰: ‘生之乎,殺之乎?’ 賀曰: ‘射其左目。’ 羿引弓射之,誤中右目。羿仰首而愧,終身不忘。” ⑤ “路旁”句: 《史記·蕭相國世家》:“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 ‘東陵瓜’。”先生柳: 陶淵明 《五柳先生傳》中云: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⑥ “疏勒”句: 東漢名將耿恭被匈奴困于疏勒城內,澗水被斷,恭命掘井,但仍無水。于是恭對天祈禱,頃刻間飛泉涌出。“潁川”句: 灌夫,潁川人,性剛直,嗜酒,因酒后失言,罪至誅族。⑦三河: 地名。漢以河內、河東、河南為三河,即今河南洛陽黃河附近一帶。⑧ “恥令”句: 《說苑·立節篇》 中記載,越國軍隊攻到齊國,雍門子狄請求自殺。曰:“為其鳴吾君也。”遂自刎而死。⑨ “云中守”句: 據 《史記·馮唐傳》記載: 漢文帝時,云中太守魏尚守邊有功,匈奴遠避,后因一言之差被削職。馮唐為其鳴不平,文帝又恢復其云中守的職位。
【鑒賞】 這是王維前期創作的一首樂府詩歌。他的作品大多以描摹山水為主,但其中也不乏抒發愛國激情和報效祖國之志的詩篇,《老將行》便是其中之一。本篇以敘事的手法敘述了老將不平的一生。開篇作者便用了兩個典故作喻,一個武藝高強的少年勇士形象便躍然紙上,連晉朝射殺白額虎的周處、有勇有謀的曹彰也不在他的話下。一個“肯數”二字可謂傳神點睛之筆,把老將少年的好強英威極為準確地勾勒出來。之后的四句極寫老將身經百戰,叱咤風云的功勛。“轉戰三千里”,“劍當百萬師”,指揮漢兵“奮迅如霹靂”一般,勢不可擋。但就是這樣一個屢建功績的將領,他的命運將如何呢?詩人極力渲染,為人物命運戲劇性的轉變埋下了伏筆。“衛青”一句承上啟下,然后筆鋒隨之一轉,出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另一番凄涼的場面: 老將因 “棄置” 迅速衰老了,蹉跎歲月染白了他的頭發,每日過著賣瓜為生的生活。蒼山、枯木更增添了悲涼的氣氛,此時老將苦悶孤寂的心情和不被理解的內心痛苦便不言而喻。由此可以體會到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愴郁憤的情緒。老將不公平的遭遇是對當權者腐朽統治的無言痛斥。末十句又承上有力一轉,邊境戰火如云,戰書 “日夕聞”,在這緊要關頭,又是老將挺身而出,高昂的愛國之心促使他“試拂鐵衣”、“聊持寶劍”,隨時準備奔赴疆場,像漢將云中太守魏尚一樣“一戰立功勛”。
本詩自始至終洋溢著作者摯愛祖國的拳拳忠心,對老將人物形象的精心描繪也貫穿了這一內涵和主題。通篇幾乎段段有對比,從老將三個不同時期命運和環境對比,到用典的對比,如寧學 “疏勒出飛泉” 的耿恭,也不作“潁川空使酒” 的灌夫等等,無不表現了老將始終不變的信念,同時又具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本詩用典很多,約有十處。典故的引用豐富了作品的內容,烘托和加強了人物性格的刻畫,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生動,富有生命力。
本詩對仗工整,用韻平仄相間,抑揚頓挫,頗具和諧之美。
文章作者:張曉東
上一篇:愛國詩詞《姜夔·翠樓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魯迅·自嘲》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