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
波暖綠粼粼,燕飛來,好是蘇堤才曉。魚沒浪痕圓,流紅去,翻笑東風難掃。荒橋斷浦,柳蔭撐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絕似夢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凈洗,花香不了?新綠乍生時,孤村路,猶憶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觴詠如今悄。前度劉郎歸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張炎以詠物詞見稱于時,這闋賦春水《南浦》被人們譽為絕唱,因而有“張春水”之稱。詞以工麗妍細之筆狀寫春水,間以想象、聯想,詠物兼懷舊友。通篇均由視野所及之處而緊扣春水落墨。
詞人目光注向春水湖面: “波暖綠粼粼”,湖水瀲滟,碧綠如茵,柔暖融泄,寫出了波光、波色以及水溫。“燕飛來,好是蘇堤才曉”,燕語呢喃,掠水翻飛,蘇堤一派春色。水面上游魚唼喋,時而隱入水中,暈起一個個圓圈。“魚沒浪痕圓”一句,形象地再現了魚嬉水中的可人景象,妙筆入神。水上飄浮著點點落花,詞人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說“流紅去,翻笑東風難掃”,似乎春水在嘲笑東風的無能。這里寫了飛燕、游魚、落花,令人既見畫內之形,又似聞畫外之聲,春水的畫面飛動起來了。
接著詞人放眼湖之四周,堤上小橋橫臥,斷浦相屬,沿堤垂楊籠煙、柳絲弄碧。在密密的柳蔭叢中,倏而撐出一葉扁舟,風流駘蕩,令人神往。詞人不由想起南朝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的名句,于是吟出“回首池塘青欲遍”一句。傳說此句乃謝靈運得自夢中,詞人又益以“絕似夢中芳草”一句,這句給春水無形中籠上一層朦朧的美,給它染上了更為迷人的春色。
下片由春水引起對舊情的懷念。首句說春水潺湲地從山中流出,天上浮云倒映其中,給人一種悠悠無盡之感。于是引起了詞人遐想:春水年年載著落花而去,為什么花香卻還是如此馥郁芬芳?詞人又從水的下流,聯想到上游源頭的幽徑溪曲,從而自然地回憶起往昔“新綠乍生”時與舊友欣聚的情景。這情景是如此牽動人心,它與《蘭亭序》中所寫的“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映帶左右……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相仿佛。如今舊友風流云散,一切已經悄逝,轉念及此,“余情渺渺”不禁為盛況不再而欷歔,為舊友睽隔而惆悵,真是“渺渺兮余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結句括劉夢得“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意,揣想舊游溪畔碧桃當非往日模樣了。表面上是問“溪上碧桃多少”,實有慨于人之飄宕流散!
全詞工麗妍細,清新明凈。
玉田“春水”一詞,絕唱古今,人以張春水目之。(〔宋〕鄧牧《張叔夏詞序》)
亦空闊,亦微妙,非玉田先生不能。(許昂霄《詞綜偶評》)
玉田以“春水”一詞得名,用冠詞集之首。此詞深情綿邈,意余于言,自是佳作。然尚非樂笑翁壓卷,知音者審之。(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
“魚沒浪痕圓”五字靜細。“和云”三句,神化之句。碧山“春水”一篇,不能及此。“劉郎”二句,婉約流麗。(《云韶集》評)
后半有所指而言。自覺深情綿邈。(陳廷焯《詞則·大雅集》評)
上一篇:《南歌子·呂本中》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卜算子 詠梅·陸游》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