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平澹然判官
【原文】
不識陽關路①,新從定遠侯②。黃云斷春色,畫角起邊愁③。
瀚海經年到④,交河出塞流⑤。須令外國使,知飲月氏頭⑥。
【注釋】
①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古董灘附近,因位于玉門關以南,故稱陽關,后來也用來泛指遠方邊關。
②定遠侯:東漢班超的封號。班超早年家貧,為官府抄書,曾經投筆感嘆:“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后來投筆從戎,奉使西域,在三十一年間,使西域五十多個國家和漢朝保持貢屬或和平關系,極大削弱了匈奴在西域的勢力,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封定遠侯。
③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畫角。發聲哀厲高亢,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
④瀚海:唐朝設立瀚海都督府,唐朝管理回紇諸族的羈縻都督府,在今蒙古國境內。
⑤交河:最早是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因河水分流繞城下,故稱交河。唐朝安西都護府最早設在交河故城。位于今吐魯番市以西。14世紀窩闊臺的后裔等經過多年的殘酷戰爭,先后攻破高昌、交河。由于窩闊臺后裔受中東伊斯蘭教影響皈依伊斯蘭教,他們在攻克交河后強迫當地居民放棄傳統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蘭教。
⑥月氏頭:冒頓即位為單于后,于公元前174年前后,派右賢王領兵西征,再次擊敗月氏,殺月氏王,以其頭骨制成飲器,迫使月氏西遷。
【譯文】
不認得邊塞的道路,(您)剛剛跟從像班超那樣的將軍出征。邊疆帶沙的黃云隔斷了中原的春色,軍中畫角的聲音喚起了邊將的憂愁。瀚海要走一年多才到,交河流出塞外。(您)要讓那些外國的臣使,知道當年匈奴用月氏王頭骨飲酒的暴行。
【賞析】
這位平澹然判官大約曾是一位文臣,但有志向為平定邊關作貢獻。“不識陽關路”影射出這位判官初到邊關,尚不習邊事。第二句引用班固的典故,以說明投筆從戎的壯志。雖然班固一開始作為文吏缺乏實際的邊關生活戰斗經驗,但班固憑借自己的勇氣和聰明才智,為邊境和平做出了卓越貢獻。邊關生活是苦澀的,“黃云斷春色,畫角起邊愁”悲壯形象地描寫出邊關生活。中原的春色無處可覓,只有漫天卷著沙塵的黃云。哀厲高亢的畫角聲傳達著軍營警示,但也喚起了邊關將士的愁苦之情。“斷”“起”二字工穩貼切,形象生動。第五、六兩句進一步突出邊關之遠,也就進一步加深了第四句提到的“邊愁”。末句回寫了平判官的職責。雖然邊疆苦寒,但平判官要執行朝廷的大計,聯絡西域各個民族,反抗北方游牧民族的暴行,要讓西域民族知曉當年匈奴人的殘暴行為,而不要對敵人抱有幻想。因為前六句對邊地偏遠悲苦的刻畫描摹,末句寫到平判官守邊職責,更見平判官壯懷磊落。
上一篇:王維《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送張五歸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