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鳥鳴澗》原文|賞析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注釋
①此詩為《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之一。皇甫岳,不詳,《云溪雜題》當是他的原唱。這是王維的和作。
研讀要點
這首詩借用王國維“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的理論來探討的話,它體現的正是“無我之境”。在王維的詩里,三個未加修飾的名詞同時出現:人、夜、月,另外兩個名詞“山”、“鳥”帶有修飾成分(春山、山鳥),但這種修飾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指明時空而不是限制范圍。所以,這首詩所表現的是由人、鳥、花、山組成的世界。王維詩的簡單自然而又別具特色的詩風與他不加藻飾地運用這種類名有很大關系。
中國古詩沒有時態、數和代詞,正是這個特點使中國詩可以用類名創造特殊的效果。這種類名所創造的特殊效果,簡單來說就是意境。在這空寂的山澗中,閑靜的人,和飄落的桂花、升起的月亮、鳴叫的鳥兒一樣,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這就是所謂“無我之境”。作者正是用這種雖然有人卻是“無我之境”的方式來寫春澗的靜謐,來寫人與自然的渾融一體,來表達一種禪寂的境界。這正可以和孟浩然的詩做一個有趣的比較。孟浩然也有一首五絕寫春天和花鳥的,就是著名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詩歌中沒有“人”或者你我他出現,但是很顯然,在愛春、惜花之情的表達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存在,他的強烈的情感的存在,這就是 “有我之境”。
上一篇:王維《輞川集》詩句賞析
下一篇:王維《竹里館》描繪了詩人怎樣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