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五歸山
【原文】
送君盡惆悵,復送何人歸。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①。
東山有茅屋,幸為埽荊扉②。當亦謝官去③,豈令心事違。
【注釋】
①拂衣:振衣而去。謂歸隱。古代士大夫寬袍大袖,舉止溫和,激動或憤激時衣服揮動。“拂衣而去”,從“生氣地揮衣離開”意引申出辭官歸去意。
②幸:希望。
③謝官:辭官。
【譯文】
送別您心中滿是惆悵,不知道還要送何人離開。往日里我們攜手相伴,一時之間您已辭官歸去。我在山上也有幾間茅屋,希望能夠灑掃柴門院落。應當與您一同辭官歸隱,怎能違拗自己的心事。
【賞析】
天寶年間張五(即張諲)辭官歸隱。當時朝局動蕩,李林甫之流的小人當道,不少士大夫失望辭官。王維首句說“送君盡惆悵,復送何人歸”,寫出這一時期王維的舊友多有辭官歸隱者,今天送別張五,說不好明天哪個朋友又要辭官遠去,心中非常難受。三、四兩句“攜手”一句寫出友人和王維的往日友情,“一朝”突出變化之迅速,“拂衣”寫出友人心中的激憤。詩歌前半部分盡寫詩人送別友人的惆悵與傷感,而長安城里風云詭譎也被側面寫出。詩歌下半部分描寫詩人也想像張五一樣,歸隱田園。此詩圍繞送別友人的傷感心境展開描述,而在這些描述中,流露出詩人對時局的失望之情。
上一篇:王維《送平澹然判官》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送張五諲歸宣城》原文,注釋,譯文,賞析